心理分析:让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
中国有句古话――“求人不如求己”,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也“求人不如求己”?对学生来说,犯错误时“求人”(教师批评)固然很好,但他们认识到错误时是否有过“求己”(自我启发)的经历和体验?源于对我们日常单一教育方式的反思,源于对古训的重新理解,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承认错误后,让他撰写长篇心理分析,深入反思自己的错误,自己与自己对话,有疑问后,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
【案例一】班长A,上课说话,被老师批评后并没有真正认识错误
某班班长A上课说话,老师批评后,班长承认了错误,但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让他真正地认识到错误,从而改正错误,我与他商量后布置给他一篇4000千字的心理分析。除字数外,我还要求他不能写成检讨书,不能有大话空话套话,要实实在在剖析自己的内心想法,在叩问中挖掘自己的灵魂。
班长追述了老师教育他的细节:“老师中肯的谆谆教诲,我竟然没有放在心上,在一次次的作业中我始终丢三落四。老师不厌其烦地找我强调我却不以为然,以为老师是找我的茬。我被自己对老师的不敬蒙蔽了双眼,从此产生了隔阂……”
然后,他分析此次事件背后的问题:“虽是与同学讨论问题,但在老师上课时这样做也是不对的,老师没有直接点我,已经给足了我面子。本该下课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但我还理直气壮,下课与老师擦肩而过,竟然不理不睬。当老师主动问我时,我还公然挑衅说没看见
……经过两天的思考,随着自己心结的打开,我对老师的抵触慢慢消失了,反而回忆起老师对我们的负责,对我们的爱。爸爸对我说,做人,犯了错误,先把自己择清楚,是最没本事的……”
最后,他分析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问题:“态度决定成败。前一段时间,我的处事态度确实相当不好,把一系列的小事都搞砸了,最终酿成大错。尊重别人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只有自卑的人才不会尊重别人,我对老师的不尊重是自我膨胀、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表现,也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
分析到这里,还有什么心结打不开,什么事情搞不清楚呢。
学生都会犯错,发现学生的错误时,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批评教育,而应该交由他自己反思,反躬自问,这样做,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班长,从这件事后懂事了不少,也开朗了许多,自信了许多。
【案例二】某男生C,为逃课谎称发烧,将体温计插入开水杯
某男生C,为了逃课,来到医务室声称自己发烧,为了制造假象,偷偷将体温计插入大夫好心给他倒的热水里致其炸裂。C匆忙清理现场后溜之大吉,害得大夫们满校园找他。我又听他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反映,班里如果没有C,会有秩序得多。由此可见,C平时在班里就是一员闹将,我决定趁这个机会“修理修理”他。
我叫来C谈这件小事背后的大隐患,谈我从班里了解的情况,感觉他有了一丝惭愧。我就安慰他,谁都会犯错误,但这么幼稚的错误背后其实是一种幼稚的心理。我问C想不想快些成熟起来,他面露喜色。我问他愿不愿意通过完成一件艰巨的任务来彻底改头换面,他说愿意协商。在和他商议,并争得了家长的同意之后,我给他布置了任务
――撰写两份道歉信:给医务室的道歉信、给班主任的道歉信,分别是1500字左右;撰写两份心理分析:关于体温计事件的心理分析、关于课堂纪律的心理分析,分别为1500字左右。
几天之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把这份特殊的作业交给我。家长告诉我
心理分析:让学生自己与自己对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