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纳兰容若词中的.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纳兰容若词中的“梨花”意象
——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
中文摘要:在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等各种作品中,有许多“花”的形象和意象,在文人的笔下,“梨花”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意义,成为一种感情的寄托,用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可以用来表达惜春伤春、伤离别、思故乡、思念友人、怀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悼亡妻等情愫,在纳兰容若的词中,“梨花”这个意象中充分显示了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充满了伤感哀怨的情调和展示了其哀感顽艳的词风。
关键词:纳兰容若;梨花意象;伤春惜春;思友怀人;韶华壬冉壮志未酬;悼亡妻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也作“纳兰成德”。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天生富贵,衣食无忧,天资颖慧,博通经史,工书法,善丹青,精骑射,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身为一等侍卫。三十岁(虚岁三十一岁)寒疾而卒。
纳兰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和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主要作品有《通志堂经解》、《侧帽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纳兰一生留下三百多首词,作词主情致,至情至性,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宗李后主,有晏小山,秦少游的风味。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况周颐喻纳兰为“国初第一词人”, 况周颐著,王幻安注,,2005,p12
王国维认为纳兰的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著,,2009,p33
一.“梨花”意象
(一)以“梨花”为意象的历史渊源

梨是一种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乔木果树,叶子卵形,暮春开花,花色素淡,如雪六出,具有香气。梨树原产于我国,栽培在我国分布广泛,大致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以素淡的芳姿及淡雅的清香更是博得诗人的推崇。在《山海经第五·中山经·夫夫山洞庭山》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其木多苴、梨、橘、蘨,”这大概已是最早的关于梨的记录。《辞海》“常棣本名郁李,”“唐棣,本名即郁李”“郁李,即棠棣”《诗经译注》“甘棠、杜梨又名曰棠梨”《辞海》“棠梨,也称杜梨,”无论是常棣、棠棣、杜梨、郁李还是甘棠都是梨科种类的一种。在《诗经
·甘棠》中“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说,”用起兴手法,借甘棠表示去职官员的政绩在《诗经·小雅·常棣》中“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借常棣之花也即“梨花”这个意象来表达兄弟情义。。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下常棣,息宜春”也提到了“梨花”这个意象,有惜春之意。
“梨花”
在宋人张翊《花经》中,“梨花”只是位于“五品五命,”而在明朝人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中它也不过就是“四品六命。”在争奇斗艳的繁花中,在品花中,梨花并没能艳绝群芳或者独占鳌头,这是因为梨花总是自然天成、清新脱俗、秀而不媚、素妆淡雅的姿态出现在文人骚客的面前。
自南北朝“梨花”这个意象开始正式登上文人雅士的笔墨,南朝齐有萧子显的《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把梨花比作雪花,南朝齐王融的《咏池上梨花诗》“芳香照流雪,深夕映繁星,”这也是一首歌咏梨花的诗,不过它不仅把梨花比作雪,更是别出心裁的把梨花比作天上的繁星。
自唐宋王朝以来文人墨客的诗词等文学中就有更多的用梨花作为意象的作品。唐李白的《宫中行乐词其二》“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借助“梨花”和嫩柳写的是春天生机勃勃的样子。岑参《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梁园二月梨花飞,都似梁王雪下时”传达出一种历史沧桑感。白居易《陵园妾》“眼看菊蕊重阳泪,手把梨花寒食心。”表面是宫怨诗,实际是用梨花、绿芜等意象以此诗作表达了对革新派不幸遭遇的同情。《寒食月夜》“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夜里的凉风带着梨花的清香轻轻拂来,借助“梨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忧愁,与无尽的寂寞。皇甫冉《左掖梨花》“巧解逢人笑,还能乱蝶飞”用梨花比喻成蝴蝶,来表达心态平淡宁静的心态。王维《春日上方即事》“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借助梨花柳色传达出一种与世无争潜心礼佛。韩愈《梨花发赠刘师命》“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而此诗则惆怅倍加,流露出今昔之感和寥落之慨。杜牧的《鹭鸶》“一树梨

论纳兰容若词中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286107238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