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
(字体加重部分要求背诵)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病与非病三原则): 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③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症状分类:
1、精神状态:注意力、记忆、情绪、内心痛苦、无助
心理:紧张、担心、害怕、兴趣下降、悔恨、焦虑、抑郁
2、躯体:头痛、头晕、疲惫、睡眠障碍、食欲
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无法上学、不愿与人交往
四、许又新临床评分标准
1分
2分
3分
三项得分相加后
计算总分:
3分,不是神经症; 4-5分,可疑神经症; 6分及以上,神经症。
病程
短程(小于3个月)
中程(3个月到1年)
长程(1年以上)
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可自己摆脱)
中度(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
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 社会交往完全回避
五、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鉴别
与现实
刺激关系
情绪反应
持续时间
不良情绪
反应强度
反应对象
泛化程度
社会
功能
心理冲突
(区分严重和神经症)
一般
心理问题
密切
(因果关系)
1~2月
理智可控制
(不太强烈)
未泛化
轻度受损
严重
心理问题
相关
(较强刺激)
2~6月
(1年以内)
稍过
(剧烈)
内容泛化
一定影响
常形
有现实
意义
有道德
色彩
神经症性
有关
(威胁不大)
6个月以上
太过
(强烈)
充分泛化
严重受损
变形
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六:鉴定诊断
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⑴排除精神病: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①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②自知力完整;③有主动求医的行为;④无逻辑思维的混乱;⑤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⑥无感、知觉异常,因此可排除精神病。
⑵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现实性刺激,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可排除神经症
⑶持续时间…
⑷内容泛化
所以,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
2、一般心理问题
⑴⑵同上
⑶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级诊断技能内容总结
1、如何进行出诊接待
①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不可直视对方眼睛)
②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
③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④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
⑤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⑥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⑦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
义务:提供自己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
⑧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
①避免紧张情绪
②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③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
④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
⑤咨询时的仪态
3、摄入性会谈
(1)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
①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②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③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④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⑤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确定提问方式
一般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有时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
(3)倾听
全神贯注的倾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倾听时要有思考,判断其是否合乎常理、逻辑。
(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控制下进行
控制、转换话题技巧:
①释义:征得求助者同意后,把求助者的话重复一下并做解释,解释完以后,立即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
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