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3年修订版)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部分
一、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2005年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核心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需要和行为动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的教学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其它实践性环节,其中包括播放教学资料录像或电影,组织课堂讨论、参观、社会调查等。
五、课程的学时分配
总学时:108学时周数:36 学分:6
理论教学总学时: 90学时
实践课教学: 18学时
六、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
(一)成绩评定
:10%(含课堂出勤,课堂参与,教材使用,学习态度等)
:20%
:笔试70%
(二)考核方式
:(1)学生研讨报告;(2)观看视频的观后感等;(3)小论文;(4)答疑等。
:采取闭卷考试
第二部分:课堂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重大理论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
。
3.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6.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教学时数:1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六、复习思考题
?
?
?
?
?
七、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二)参考书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版》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
:《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
毛概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