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5专题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热点考向]
、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考查

[复习策略]
、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区别列成表格,加以比较。

(单)体数、核DNA含量等坐标曲线图,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
[知识网络]
探究点一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物种为二倍体)

特点
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二次
数目
1个体细胞→2个体细胞
1个原始生殖细胞→1个卵细胞或4个精子
变异
基因突变(频率极低)、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结果
体细胞→体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生殖细胞
[总结] 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解读:
(1)曲线A为核DNA的变化曲线,B为染色体的变化曲线。
(2)0~8表示的是减数分裂,8位点发生受精作用,8~13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具体的时间段1~2、2~3、3~4、4~5、
5~6、6~7、7~8依次为减Ⅰ的前期、中期、后期、减Ⅱ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9~10、10~11、11~12、12~13依次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发生在减Ⅰ后期,即3~4。
(4)四分体形成于减Ⅰ前期,消失于减Ⅰ后期,存在区间即1~3。
(5)着丝点分裂是瞬间完成的,在两个地方发生:减Ⅱ后期和有丝后期刚开始时,分别在6、11位点,千万不要填成区间。
[特别提醒]
直方图实质上是坐标曲线图的变形,反映的也是染色体、核DNA或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关系。
(以二倍体动物为例)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主要时期图像比较
(2)辨析方法
[特别提醒]
。一般情况下,同源染色体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常用不同颜色表示,如图C、D所示)。A组两条染色体大小不同;B组两条染色体的形状(着丝点位置)不同,因此A、B两组中的染色体都不是同源染色体。
①X、Y染色体是一对大小、形态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②能联会、配对、形成四分体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只有正确地识别同源染色体,才能进行细胞分裂方式及其所处时期的准确判定。
。如果没有限定是二倍体,就需要考虑四倍体生物的减数分裂了。例如下图就有可能是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和四倍体生物减Ⅱ后期细胞。

【例1】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丙段
~丁段
,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读懂图像中内容。图1表示有丝分裂,A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G1期,B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S期,C组细胞处于间期中的G2期和分裂期。图2表示减数分裂,D组细胞为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如精细胞,E组细胞为精原细胞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F组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图3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因此甲~乙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乙~丙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丙~丁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戊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出选项A、B、D 正确,选项C错误,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发生在乙~丙段。
[点评] 直方图解题思路与坐标曲线图基本相同,但对分析染色单体非常重要。一般是把要比较的细胞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放入同一坐标系中加以比较,因此,解题时只要找准三者的位置,其他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变式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几种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并根据观察结果绘制出如下图形。下列与图形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此时期之前细胞中央出现了

5专题五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22 MB
  • 时间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