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就在不远处
“一个单独的提琴手,可以按着自己的节奏肆意演奏。但是一个乐队演奏时,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学校就像一支乐队,而这支乐队的指挥就是校长。人们常说,选一个好校长,是办一所好学校的关键。在提倡教育家办学的社会背景下,校长要怎样做才能促进学校的长足发展,拉近与教育家的距离?
校长常常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应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育人艺术和情趣素养。所以,在通往教育家的路上,校长更有优势。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说:“有自己的教育风格,且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的人,才能称为教育家。”而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校长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管理风格。由于校长参观学习的机会多,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因而校长往往是引领教师成长,凝聚集体智慧,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领路人。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成立的“教育家书院”,不断吸纳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优秀校长、园长入驻学习研究,使其在通往教育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放眼全国,在数十万中小学校长中,不乏大校校长、名校校长,但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的“教育家型校长”并不多,究其原因,除了一定的外部因素外,与校长的自身能力有很大关系。因而,校长们应不断修炼,实现自我超越,才能离真正的教育家越来越近。
第一,校长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书多学习。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校长要超越自我,就必须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校长可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去图书馆看书,既能增长知识,又能调节身心;利用闲暇健康上网,一方面可以学,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与卓有成就的教育人聊天交流,加快成长的步伐。
第二,创新校长专业化培养培训渠道。校长要积极参加专业化的培训学习,增强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变“旅游式考察”为实地观摩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第三,养成思考习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要掌好“舵”,就要先学“划桨”。校长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开门让教师听课,推门听教师讲课,深入开展教学反思和研讨,做教学工作的精通者,做科研工作的领头羊,做教职工的贴心人,同教职工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办特色教育、个性教育和创新教育,走“科研兴校”的发展道路,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校长在主持学校工作时,经常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比如行政干预、社会事务、交际应酬等,他们身陷其中,难以有精力追求理想。因此,校长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更多地服务于学校发展。
有位校长说:“很多压力是由于没有好的计划造成的。”面对过多的
教育家就在不远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