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单元复习:收入与分配
2018/10/4
1
我国居民收入状况简表
内容
年份
地区
城乡
行业
2006年全均工资21001元
上海41188元
北京40117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11759元
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50529元
江西15590元
海南15890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3587元
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6718元
注:①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6:1。
②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专题知识详解
2018/10/4
2
结合图表,思考、讨论、回答:
上述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这种经济现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造成哪些后果?
2018/10/4
3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1998——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2018/10/4
4
收入差距扩大产生的消极影响
会抑制市场有效需求的增长
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
违背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不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于社会和谐
不利于社会公平
2018/10/4
5
中央探求收入分配改革
分配体制改革的“提低、扩中、调高”的策略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002年“十六大”报告
"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8/10/4
6
探究:请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思考,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较为有效的改变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
提示:可以从分配与再生产的四环节的生产——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角度和分配自身角度思考
2018/10/4
7
生产与分配的关系角度
重要举措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
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
具体措施: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分配自身的角度
发展生产,扩大就业是根本保证
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措施
贫而不穷
国富与民生的关系
制度保障——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重要举措二——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实现社会公平。
具体措施:通过宏观调控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18/10/4
8
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2003年
2007年
年均增长速度
GDP
%
财政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
2018/10/4
9
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
财政——改善民生
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
看病不太贵,养老不犯愁
2018/10/4
10
完善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