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颗粒料含粉率高.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颗粒饲料的品质控制
近期,有些饲料厂给我反映颗粒饲料含粉率高的情况。这里有一篇关于颗粒饲料品质控制的文章。我觉得适用性比较强。请大家阅览。
1. 饲料配方和原料品质的影响 
饲料配方和原料品质对颗粒饲料质量影响极大。配方中含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分别为60%~70%、20%~25%、3%~5%、1%~2%。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是主要组成成分,也是影响颗粒饲料质量的主要因素.
原料的多样性 
当前为了降低成本,各种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如麦麸、稻糠、DDG、啤酒糟、玉米蛋白粉、菌体蛋白、酵母、菜粕、棉粕、血粉、肉(骨)粉、蚕蛹粉等等。由于这些替代原料品质相差较大,致使原料吸收蒸汽的能力下降,表现为颗粒松散、表面无泽、硬度差、粉化率高。
为了改善颗粒质量,经常需要在配方中添加粘结成分,如小麦、次面粉、或膨润土等。根据我们使用的情况,加适量的小麦或次面粉效果较好,主要因其富含面筋蛋白和可溶性纤维素,较易于吸收蒸汽而熟化,从而提高颗粒质量。 
蛋白质质量 
蛋白质含量决定颗粒质量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配方中蛋白质含量较高时,较易于制粒,颗粒质量也较好,因为蛋白质受热后可塑性、粘性增大,使制粒产量提高、质量好。 
但当配方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制粒效果下降。我厂1999年迫于
竞争需要,对蛋鸡30%的浓缩料(除去玉米和面粉)进行制粒加工。其蛋白质含量在35%以上,由于配方中淀粉含量低,粗纤维含量12%以上,粗蛋白含量35%以上,因而,其吸收蒸汽能力严重降低,饲料调质温度仅为50~60℃,颗粒质量严重下降。 
纤维素含量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宜超过10%,因为纤维自身的粘结力差,致使饲料粒子间的结合力下降,同时也影响饲料吸收蒸汽的能力。进而使饲料颗粒的硬度、形成率和产量降低,制粒设备磨损严重增大。 
脂肪含量 
饲料中加入适量脂肪,则饲料通过模孔的流动性好,摩擦阻力减少,饲料易于成型,且制粒机环模磨损小,能耗低,颗粒质量好。但饲料中加入的脂肪过高,颗粒质量反而下降,因油脂可使饲料粒子间结合力下降,颗粒易破碎,贮存也困难。当饲料中需要过量脂肪时,可采用制粒后喷涂的方式添加。 
水分含量 
一般情况下,%时,其吸收蒸汽的能力较强,调质温度高,颗粒质量好。根据多年的实践,%~17%,效果好,按一般规律,粉状饲料调质时温度每升高10℃,%,而淀粉等糊化的温度要求在80℃,因而,淀粉饲料调质前的水分不宜过高,否则其吸收蒸汽能力下降,粉状饲料调质温度降低,饲料粒子间的粘结力下降,颗粒质量降低。 
近几年来,每到新玉米上市时,饲料调质时添加蒸汽困难,制粒生
产功耗高,生产率低,饲料颗粒硬度差,粉化率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采取粉状饲料暂存于制粒中间仓16~24小时使饲料粒间进行充分传质,然后再制粒,经生产考核发现,饲料吸收蒸汽能力上升,调质温度基本可保证在70℃以上。 
原料的吸湿性 
粉状饲料中有吸湿性强的原料时,若生产准备时间长,则粉状饲料的流动性就会严重降低,同时,这类饲料制粒性能差,颗粒质量差。 
例如,在生产乳猪料时,加入柠檬酸乳清粉、代乳粉等原料,由于

颗粒料含粉率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