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体质监测有标准
今年是全民健身年。五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阳光明媚,气候宜人,
是户外健身的大好季节,各地的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常有不少中
老年人来信或来电话询问:“我们知道锻炼对健康很重要,可就不知
道怎么练?练什么?”还有的读者询问:“2000年我国首次国民体质
监测已完成,我们中老年人体质监测都有些什么内容,怎么测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请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系的张一民副教授
给您作个较为全面的解释。
———编者
体质随着年龄“走”
年龄段划分: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划分:44岁以前为青年,45~
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准老年或称老年前期,75~89岁为老年,90
岁以上为长寿。
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
年龄,我国也是这样界定。因为,统计学分析表明,大多数60岁以上
的人群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衰老特征,55~60岁之间患病率最高,慢
性疾病也增加,所以规定老年期始於60岁是适宜的。这也同我国民间
以60年为一甲子的习惯很合拍。
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划分:学龄前儿童组,3~6岁;儿童青少
年组(学生组),7~17岁;成年组,男子为18~59岁、女子为18~5
4岁;老年组,男子为60岁以上,女子为55岁以上。
成年和老年体质的基本特征成年前期(壮年):骨化结束,发育
成熟,机体的同化和异化趋于平衡,形态、机能和素质基本定型或稳
定,有的甚至达到高峰,而且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加强。
成年后期(中年):机体各组织、器官开始出现退行性改变,体
内原有的储备能力下降,机体的同化和异化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表现
为机能和素质上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逐渐向衰老方向发展。
老年期:新陈代谢中的分解活动逐渐超过合成活动而占优势,不
能经常性的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性,自我修复能力失调,其结果造成各
脏器功能能力发生明显的衰退现象。
1994年中国职工体质调研报告证明:身高:成年人的身高逐渐生
长完成,趋于稳定,成年后期出现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其中26岁和
59岁(男);26岁和54岁(女)。
体重: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体重均值最小的
年龄是男18岁,女22岁;最大均值的年龄是男51岁和58岁,女为48岁。
。在此期间男女都有不同的波动,其主
要原因是肌肉等瘦体重的增加(前期)和体脂肪量的增加(后期)。
瘦体重:男女均在40岁以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大,41岁组
的瘦体重均值明显的小于40岁组,41岁后各年龄组瘦体重的均值小于
40岁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瘦体重增长的趋势减弱。
机能:前期各种内脏器官功能最强。40岁以后,各种器官组织发
生退行性变化,心脏表面脂肪组织增加,造成心脏功能下降。肺组织
弹性下降,肺泡扩大,肺容量和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下降。
肌力、肌耐力和肌肉控制能力明显下降,尤其60岁后下降更明显。
70岁时肌力大约仅相当于35岁时的60%。
柔韧性素质明显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全身关节的灵活性、肌
肉和韧带的伸展性发生功能性减退。如果老年人平时缺乏柔韧性
中老年人体质测有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