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法教案:
青霉素的发酵
任务背景
本项目是抗生素类药物的生产,项目引导旨在学生进行抗生素生产前掌握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的基本知识。本任务是青霉素的发酵生产,从青霉素发酵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来训练学生对发酵工程的掌握,针对的培训工种为菌种培育工、微生物发酵工、微生物发酵灭菌工、发酵液提取工、微生物发酵药品精制工、抗生素酶裂解工。
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
【明确】明确青霉素、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熟悉】青霉素的定义、分类和命名。
【掌握】青霉素发酵的的工艺特点、要求及一般原理和控制过程。
2、技能目标
【1】能熟练进行微生物的初步分离、纯化、鉴定及保藏。
【2】能熟练进行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3、素质目标
【1】基本素质:能根据需要,确定信息渠道,通过阅读、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工作成果。
【2】职业素质:能够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3】道德素质:能够遵守生产纪律,爱护仪器,节约能源,认真工作,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产,具有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青霉素发酵的工艺流程
【教学难点】青霉素发酵的条件控制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境分析
多媒体教室及北京东方仿真操作系统
开放式图书馆及电子阅览室
微生物实训室
组织形式
分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 6人;
每组班组长一名(指定),负责接受任务并分配任务;
每组技术总监一名(指定),负责监督操作步骤;
每组工艺员一名(指定),负责监督工艺规范;
每组考核员一名(轮流),负责考核操作过程。
教学设计思想
项目教学
情景式教学
描述
1、工作任务驱动法
2、理论结合实践教学
3、体验式学习法
4、引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
1、资讯
由车间主任(教师扮演)向班组长(学生扮演)交代任务;
教师讲解知识要点。重点讲解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发酵过程中的参数调整;
班组长向班组成员分配工作任务。
90分钟
引导法
讲授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2、计划
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点后,分小组讨论;
学生利用立体教学资源制定实施计划初稿;
教师指导和答疑,但并不参与决策。
45分钟
小组讨论法
3、决策
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计划初稿;
抽2个小组进行初稿汇报,教师点评;
师生互动,修订实施计划,制定最终方案。
45分钟
4、实施:首先在仿真系统进行仿真操作,熟练后进入实训车间进行实际操作。
学员按照实施方案、维修手册工艺规范进行操作;
教师现场提供指导,解决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各问题;
教师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规范工作行为,严格监督学生的操作,并对学生与设备的安全进行督导;
工艺员监督工艺规范性和协调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总监监督操作步骤并作业完成进度情况,观察每组成员的工作态度及劳动纪律,并做好记录;
操作过程180分钟
工作任务驱动法
5、检查
学员生产完毕,检验产品,分析数据结果,得出生产报告;
教师、技术总监和工艺员检查产品报告;
小组总结生产经验,并探索更佳工艺流程方案。
60分钟
青霉素的发酵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