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不再遥远
理想,你有吗?不管你现在有没有,但可以敢肯定说你曾经一定有过。不信,你很可能
曾经因为读书时学过陈涉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而受过影响。
从此树立理想,可最后,我们的理想为什么慢慢变成了梦想及幻想呢?理想,真有那么深不
可测吗?不!它真实存在我们脑海深处,我们到老的那一天都可以很清晰的想起那是一种什
么样的人生或生活。所以, 理想,我们曾经是有过的。
理想,自古至今,在国人心中始终保持着几分神秘色彩。中国人,不缺理想。但理想确
始终离我们很多人是那么的遥远。
自从陈涉喊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后,几乎成了中华民
族脊梁的呐喊,让所有人前赴后继般的谈壮志、树理想。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也确实给予
了那些树立理想的人们特别恩赐。可以看出,理想有时可以从一句话开始,那是一种不甘于
命运和平凡的内心写照。一句关于理想的话喊出了几千年来百姓心中的真实愿望。
“大丈夫生当如此”这句话是刘邦在见到秦始皇东巡时感概而说。后来刘邦做了皇帝,
所以这句话也就成了名言。而在两百年后,西汉衰落,刘氏家族中有一个叫刘秀的人,说出
了“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后来他也成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而这句话后半
句应验,所以也就成了他人生理想的名言。
然而绝大多数人的理想几乎都是从树立到破灭,最后直至消无。所以,提到理想一词,
很多人会联想到空想与幻想。在他们的印象中,理想离自己太遥远,甚至是天方夜谭。然而
在这里要说的概念是:没有幻想,就没有理想。现实是残酷的,人人都向往美好。本来拥有
幻想的人是无数的,因为幻想是基于对现有生活的一种不满足而怀抱的一种向往,幻想本身
是美好的,但却被我们无数的人蒙上了一层阴影。又接着被旁人的“别老幻想了! ”“你做梦
吧!”等这些话将我们的内心世界仅存的那一点点幻想也打得落花流水。所以,在经过一番打
击与摧残后,我们不得不问,仍抱有幻想的人究竟还有多少?
宇宙万物的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事,只要你想,最后就一定会得到。而这个想的
源头应该就是幻想了,所以,幻想是一切的源头。
幻想有界定,正如任何事都有个三六九等。人也不例外,而这一切,源于我们内心的标
准。标准有高低、明确含糊之分。内心标准高的人,通常对幻想的要求也高。同样,标准清
晰的人,对幻想的界定也清晰。所以,此时的幻想从根本意义上说决定着理想。我们内心的
标准取决于自己日常行为习惯、处事态度的界定。 有标准,有幻想,就肯定会有理想。
观历史,见过那么多怀抱崇高理想的人,无一不在奋斗历程中有散尽家财、广聚人心这
些事例。道理很简单,钱财人散,钱散人聚。而我们的理想虽说是一个人的理想,但有时也
更是大家共同的理想,更需要无数人的相助才能实现。一个人的理想,不论大小,通常都会
影响着一群人,有时甚至是天下人的命运。可见理想,并非个人所有。 所以一旦树立理想,
就一定要说出来,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拥护。 项羽有了“亡秦复楚”的理想,假若不说出
来,就不会有人跟着他干,更不会有巨鹿之战的扭转乾坤。刘邦若不把建立大汉的想法告诉
身边的人与百姓,就得不到众人的支持。曹操若不说“挟天子令诸侯” ,就不会有人为他出生
入死。刘备没有“匡扶汉室”的宏伟之志
《理想不再遥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