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讲授内容描述性定义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自知力,MD-3),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病因未明的一组精神疾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自然病程迁延 多数呈复发和加重,慢性化和衰退的过程 部分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流行病学1993年全国流调终生患病率:‰我国目前患者:近700万性别比:女:男=:1发病高峰:男性15~25岁,女性稍晚自杀率:50%曾自杀未遂,10%‰,‰。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多数病人可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病因和发病机理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躯体生物学因素神经生化病理假说脑结构研究总结遗传因素发现本病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数倍,与患者血缘越亲近,发病率越高。孪生子的研究与寄养子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本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社会环境因素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阶层低的人群,为国内外本病患病率调查的地区分布特点所证实。推测这可能与经济水平低,社会阶层低的人群,社会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大有关,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容易发病。躯体生物学因素丹麦精神病学家Schulsinger发现一组高危人群长大后是否患分裂症与出生时的并发症如窒息、子痫等有关。提示在遗传负荷相类似的情况下,是否患精神分裂症取决于环境因素。芬兰Mednick等发现胎儿于第4~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者,成年时患分裂症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推测这与病毒感染影响了胎儿的神经发育的危险因素有关。
精神分裂症4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