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溜冰圆舞曲》所描绘的溜冰场景与情绪、体验冬天带给人们的快乐。
2、能在聆听的基础上,结合打拍子,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3、能记住圆舞曲三拍子的基本特征;学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溜冰圆舞曲》所描绘的溜冰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
学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也有很多有趣的室外游戏。很多音乐家都喜欢用音乐的手段描绘冬天,今天我们就欣赏一首法国作曲家创作的管弦乐曲《溜冰圆舞曲》,一起去感受一下溜冰时的快乐情景!
二、教授新课
1、音乐知识
(1)作品简介
作于1882年,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钢琴曲、铜管乐曲、竖琴合奏曲、吉他二重奏曲等。这部作品是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 圆舞曲
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在“兰得勒舞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男女对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圆舞曲的体裁特征:速度较快,节拍为3/4拍或3/8、6/8拍,节奏常为“│ⅩⅩⅩ│
学生:联系以往熟悉的乐曲进行讨论,并划3/4拍指挥图示体验三拍子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加强对三拍子的的体验〕
(3)乐曲结构图
序曲+第一圆舞曲+第二圆舞曲+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尾声
(A+B+A) (A+B+A) (A+B) (A+B+A)
2、分段聆听
(1)聆听“序奏”部分
☆序奏主要采用什么乐器演奏? 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场景?
师生:圆号徐缓的旋律,拉开了冬的序幕,凛冽的寒风告诉我们冬天来了!
(2)聆听“第一圆舞曲”
☆主题A出现了几次?主题B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教师:同学们的听觉真灵敏,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主题A的确出现了2次。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第二主题B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3)聆听“第二圆舞曲”
☆第二圆舞曲描绘出溜冰场上人们怎样的动作和姿态?旋律线有何特点?
教师:第二小圆舞曲第一主题A充分运用直线上升的旋律线,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频繁的休止符,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接着第二主题B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断,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蹈动作。
(4)聆听“第三圆舞曲”
☆第三圆舞曲的A、B主题在音乐性格上有什么区别?
教师:从容的第三小圆舞曲第一主题A主要由弦乐奏出舒展平稳、流畅悠闲,。随后出现的主题B轻快活泼、有趣、富有热情,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情绪对比。
(5)聆听“第四圆舞曲”
☆:第四圆舞曲的A、B主题的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教师:整个乐队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第四小圆舞曲。后面还有一段表现溜冰运动员在冰上作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动作的华彩乐段。
(6)聆听“结尾”部分
☆:结尾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