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路有你

在大学所上的所有课中,最舒心最享受的就是中外音乐鉴赏。经过了半个学期的音乐洗礼,只觉自己在音乐的殿堂门前犹如一只蚂蚁,仰望头上的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一路都是懵懂好奇,新鲜刺激。
外国音乐,钢琴乐,小提琴,交响乐,外国管弦乐器,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歌,声乐在电影等艺术作品上的运用和生活上的点缀……短短的几节课,顺着老师得引导感受了音乐这些方面的风采, 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低沉优柔的大提琴,清新悠扬的笛子,宛若闺中亭亭少女的扬琴,那些柔美的旋律像敲在心里,敲得心酸酸的,泪腺也活跃起来。因为那些旋律和意境让我想起过去,想到现在,想到未来。
童年里的笛声
我的童年一直都有笛声的陪伴, 因为爸爸对管乐器家族中这种古老吹孔膜鸣乐器情有独钟。虽然他是自学吹笛,当时还是吹得挺不错的。小时候杂物桌的桌面上都是他的笛谱子,《彩云追月》,《步步高》,《雨打芭蕉》……每天晚上有闲暇就是坐下来吹笛子, 他把我们这些默不作声的孩子和忙得团团转的妈妈都当作忠实的听众, 吹得总是很起兴。爸爸经常叫我识谱,连出生起名时,把五音之一“羽”字放进了我的名里, 期望我能够在声乐方面有所兴趣和追求。
周末每个晚上都会带我去附近的一个公园去听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和对粤乐很有兴趣的中年人弹唱广东音乐里的经典乐曲, 或者是邻村的一间很简陋的旧房子里听一大班人在弹吹拉敲,还有人伴唱。记忆已经朦朦胧胧, 记得那个时候老爸总是在和我解释说明着这些乐器和拍子,可是我迷迷糊糊的不懂。天生嗓子不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上艺术班, 我在音乐方面并没有如爸爸的期望。
慢慢长大了,为了生活,爸爸的谱架被拿去当晾衣服杆, 我们也在爸爸的笛谱书上算算数,虽然偶尔还会听到爸爸陶醉地吹笛子,慢慢得不是那么频繁,慢慢的,到我上高中,就很少吹了。
我开始学口琴和竖笛,学校课程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像爸爸一样陶醉地吹,虽然邻居的窗偶尔会打开,爆出一声大吼:吵死人了! 但是还是吹,渐渐的也没人说我了。这些乐器很简单,但对于五音不全的我来说, 算是不简单了。一直是忙着长大,忙着给自己塞课本的知识, 我没有坚持下来。慢慢的也很少碰竖笛和口琴了,老爸就对我说,对乐器有个开始不容易, 不要丢了它们,坚持下去,它们可以陪你一辈子。这句话常常让我心酸酸的。
童年里对音乐的这些不冷不热地接触, 对那时我的性格多少有影响。有怀旧,有稳重, 有沉静。现在再听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的那些广东的民乐,听着那些旋转着轻快向上的旋律中有上一代人的乐观,开朗,豁达,执著的形象,音符里透着人朴素的智慧和文化的积淀。

大学里的音乐
在大学里接触的音乐是宿舍里一刻不停的流行乐,宫崎骏的轻音乐,偶尔礼堂里有音乐团巡演,抢个票去清清心情,洗洗脑, 偶尔在综艺节目里看看听听老艺人亮喉。无论听什么,旋律间透出的都是爱情,释放,偶尔有些是关于梦想,和追求,还有的是取悦。前几天看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看到好久没有动静的著名民族歌唱家龚琳娜。她和她的音乐

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zh1871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