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1、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合起来考查。如: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
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②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欧
阳修与民同乐。
2、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 2004 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
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
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 30 字。(对联: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
3、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如:江西
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
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 :阁中帝子,问江上才人,
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
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
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参考答案:脉脉深情似
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5、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
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例如,请从“奉献” “立志”“恒心”等词语中
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 (参考答案: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
—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
6、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
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例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
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
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
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
7、概括式。这种形式是把拟写对联和压缩语段的考点结合起来。做这种对联题,首先要求把语段中的主
要信息筛选出来并加以概括,然后用对联形式加以组织。举例略。
三、探求对联拟写方法
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 。所谓“对” ,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 ,就是内容上的
互为关联。因此拟写对联,
首先要分析“出句”特点。如 2004 年全国卷(江西、河南、河北等地)上联“扫千年旧习” ,一从结构
看,是动宾短语;二从词性看, “扫”是动词, “千”是数词,“年”是名词,“旧”是形容词, “习”是名词;
三从意义看,是表达在新春到来时的愿望;四从平仄看,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 “一、三、五
不论,二、四、六相对” ,“千”为平声, “旧”为仄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其次要善于联想。 一是相似
【语文】对对联的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