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在《我爱我家》的主题背景中,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开展了《家是什么》的活动,对于幼儿当时的学习状态及事后的创编,都让我感觉到孩子们对语言的创造力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于是又开展了第二个语言欣赏创编活动《摇篮》,使幼儿在进一步感受散文诗的同时,进行发散性思维积极参与创编。
附教案:
《摇篮》
活动目标:
伴着背景音乐,体验诗歌《摇篮》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尝试对诗歌进行创编
活动准备:
诗歌《摇篮》,配乐,娃娃1个,摇篮,背景画4幅,插图若干
活动过程:
• 出场
1、老师手里抱着娃娃,伴随着配乐,摇娃娃,让幼儿安静下来,慢慢进入状况。
2、音乐结束,老师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是在干吗?(哄娃娃睡觉,是妈妈抱着娃娃)
3、你的妈妈是怎么哄你睡觉的?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诗歌,(可让幼儿重复“诗歌”)你们先把眼睛比起来,让我们安静地听听看,听听老师是如何哄娃娃睡觉的
• 欣赏诗歌
1、第一遍伴着音乐朗诵诗歌全篇
2、你们听到了什么?(听听还有什么)
3、第二遍没有音乐朗诵第一段
4、边提问边出示图片,插卡式的(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
什么是摇篮?什么是宝宝?星宝宝怎么睡着了?为什么天空是摇篮,星星是宝宝呢?(让孩子了解大与小的概念)这首诗歌的名字的就叫做《摇篮》。
5、一起跟老师念一遍第一段
6、重复第二断,让幼儿复述,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出示图片
7、第三段同上反复,鼓励幼儿完整表述图片中的内容
8、可突出几个词语(轻轻、飘、翻、吹)
9、跟着老师一起轻声念这首诗歌,可根据图片提示有表情地模仿动作
• 创编
1、出示图画4和妈妈、宝宝的插图: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想做一名小诗人,来说说这副图片里说了什么呢?
请2-3名幼儿进行创编,鼓励其创作,并上前做小老师请其他幼儿跟着他念,增加幼儿的自信
现在中二班所有小朋友都假装抱着娃娃念这首诗歌。
2、老师这里还有很多宝贝,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月亮),月亮是在哪里的?请一名幼儿把月亮插到图片上,并模仿星星进行创编
3、出示大树,请幼儿摆放并进行创编
4、老师的宝贝暂时休息一下,请你们做小作家,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点评、记录
由于这个活动是在下午自由活动后开展的,所以可能一些孩子的情绪还是处在比较兴奋的状态,所以活动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还美鱼进入状态。在这个时候我选择了轻声的说话,“我听到娃娃在哭了,因为她要睡觉,觉得太吵了……”于是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你们睡觉的时候希望是很安静的还是很吵的呢?”孩子的回答必然是肯定的,我也就提出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安安静静的,这样娃娃才能睡好——对于刚升入中班的孩子们来说新的集体、新的伙伴、新的老师、新的教室环境让孩子们一直保持着较兴奋的状态,而在常规的建立上也经常遇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面对新的师幼的磨合和加上本身我是一名新教师,在活动中对幼儿常规的把握会遇到不少问题。而我发现如果和孩子们比嗓门我是不占优势的,但是如果借助情景化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们则会马上进入这种“假装”的情境中,从而能够帮助我尽快地把握好孩子们的情绪。
在欣赏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遍是配乐的,所以孩子们可能并没有太注意诗歌本身的内容,但是在第二次朗诵以后,孩子们已经能说出大部分诗歌中的内容了。在分段讲述的时候,孩
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