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三边工作总结
三线三边工作总结
为全面落实花桥镇文明办"三线三边"环境集中整治的要求,XX年元月起,红光村狠抓"三线三边"脏乱差环境整治工作,助推美好乡村建设。经过8个月的精心组织、创新宣传、用心共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一、加强领导,资金保障。
一是成立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负责人,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文件草拟以及做好对保洁员的月度考核工作。二是定期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在会上对"三线三边"工作的督查结果予以通报,并积极提出、讨论并制定治理方案,确保在下一次督查前解决所有问题。三是完善配套设施,确保资金保障。修建新垃圾房、垃圾池,并配置垃圾车、购买保洁员配套服装等,保证保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全民参与的环境整治工作,才能出成效,有成果,因此,经过"三线三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谋划,我村决定多措施落实工作宣传,稳扎稳打前期工作。首先,利用村广播放大站对村"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计划进行宣传,让村民在农耕期间了解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在村重要路口,人群集中地,进行横幅宣传,最后,在走访调研过程中,与村民交流,不断提高知晓率。
三、因地制宜,集中整治。
立面出新,标准统一。红光村分两个批次在徐花路、花东路沿线开展立面出新工程,主要针对沿线建筑物立面破旧、尘污、乱钉乱挂、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晾晒衣物等有碍城市容貌的,实施整治、拆除、清理和粉刷出新。截止5月10日,约长公里的两条主干道旁的房屋墙面已全部统一粉刷,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全面提升了整治的整体效果。
杂草清理,环境整洁。5月份及7月份,由于雨水较旺,路旁杂草丛生,红光村组织该村保洁员、志愿者一起对徐花路、花东路沿线公路、沟塘旁的杂草进行清理。志愿者们利用药水喷洒、锄头割断等方式对杂草进行清理,之后保洁员将割断的杂草,聚拢在一起,运至该村垃圾池,集中处理。截止7月底,我村沟塘及路边的杂草已经全部清理完毕,沟渠、道路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从源头上遏止了夏季高温情况下病菌的孳生。
森林增长,清新空气。从3月份,该村更是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创新性地结合"森林增长"重点工程,在公路沿线、河道沿线栽植树木,提升环境整体质量。截止5月15日,该村共完成造林面积102亩,真正做到给村民提供一个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四、融会贯通,全民共创
工作都是融会贯通的,因此,领导小组积极将"三线三边"工作与村重点工作相结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一是与"双联系"工作结合。在"双联系"2月份重点工作中,该村联系单位提出要到村参加环境整治义务劳动。经过沟通协调,该村邀请了联系单位工作人员与村民共同对主干道、沟塘周边进行清理,达到了以实际行动集中宣传的效果。
二是与精神文明建设"志愿者服务"活动相结合。在全村范围内征集临时志愿者,与该村志愿服务分队一起按照"村庄绿化、污水净化、环境美化"目标,着重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围绕村前屋后生活垃圾、沿路沿线乱搭乱建、沟渠塘坝疏浚整修等整治重点,集中整治,提升了全民参与度。比如4月份,我村组织志愿者向村民发环保宣传单,利用2天的时间,村两委将环保知识传递遍了13个村组,让大家都自觉参与到"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再如在6月份,由于徐花路沿线小杨、大杨路段旁的水面有大面积的绿色浮萍,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浑浊的水也很容易孳生细菌等微生物,导致疾病的传播。为此当月,红光村志愿服务团队组织村民对浮萍进行清扫,经过3天时间,所有浮萍都被清扫干净。
五、强化督查,建立机制。
为整治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做到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以确保这次专项整治活动能达到预期效果,红光村制定村保洁员的考核机制,做到"月月有考核,周周必督查".对未按规定着装、清理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的,按考核机制予以惩处,情节严重的,更换保洁员,确保长效机制落实到位。
三线三边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在金安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境内景区周边、交通主次要干道六东路张店段沿线、村间道路、重要节点以及河道沿线实施重点整治,取得了现阶段性成果,现将我镇"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强化组织领导,着力安排部署。一是及时安排部署。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各机关部门和村、街道,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动员全镇上下积极参与"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力打好"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攻坚战。二是建立健全整治行动责任分工。统一向社会发包,建立包保责任机制。签订责任书,落实到个人,形成严格监管、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的管理机制。三是把"三线三边"环境综合整治摆在突出位置,建立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立足我镇实际,在组织相关部门集体讨论
三线三边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