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
1. 心理健康:
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2. 行为:指具有认识、思维能力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做出的能动反应。
3. 运动处方:
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
运动性昏厥: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脑部一过性血供不足或血液中化学物质的变化引起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LOC)、肌张力消失并伴跌倒的现象,称为运动性晕厥。
身体素质:
通常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其中尤以力量、速度、耐力最为重要。
二、填空题(30分):每题1分
、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层面的健康。
: 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积极的休息和睡眠,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科学地锻炼身体,及时调控情绪问题,学会幽默与解嘲,及时寻求心理咨询。
, 动态性原则、体质的基础性原则、安全和有效 性原则。
: 健康性与娱乐性相结合原则、体能发展和技能发展相统一原则、合理负荷和合理恢复相统一原则、自觉性与协同性相统一原则。
: 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等。
,运动中腹痛,运动性贫血,运动性昏厥,肌肉痉挛,运动中暑。
。
、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 、握力 、立定跳远6大项。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安静时心率比一般人
A慢 B相等 C 略快 D 快
2. 是学校体育最基本的要求。
A、健康教育 B、健身育人 C、增强学生体质 D、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
A立定跳远 B 俯卧撑 C 慢跑 D 100米跑
A 身高体重 B 肺活量 C 握力 D 800/1000米
5. 运动锻炼中,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间安排相对充分的休息从而增加负荷,这一锻炼方法为
A、间歇锻炼法 B、重复锻炼法 C、持续锻炼法 D、循环锻炼法
6. 以下体质测试项目中,哪个项目与其余三个项目不属于同一类型
A、掷实心球 B、排球垫球 C、引体向上 D、握力
7. BMI指数反映人体何种素质?
A 柔韧性 B力量素质 C 速度素质 D 身体形态
8. 一般认为,大学生运动中心率为小强度。
A、低于100次/分 B、150次/分~180次/分
C、120次/分~150次/分 D、低于120次/分
9. 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 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D、社会体育
2013《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考试试卷参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