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血压病中医护理方案----------------------------------2—4页
二、中风(脑梗塞)中医护理方案----------------------------5--9页
三、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10—11页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12--13页
五、面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护理方案---------------14—15页
六、胸痹中医护理方案------------------------------------16—21页
七、真心痛的中医护理方案-------------------------------22—23页
八、肺胀的中医护理方案---------------------------------24—28页
九、热淋的中医护理方案---------------------------------29—30页
十、石淋的中医护理方案---------------------------------31—32页
十一、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方案-----------------------------33—37页
十二、泄泻的中医护理方案-------------------------------38—39页
十三、鼓胀的中医护理方案-------------------------------40—41页
十四、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方案-----------------------------42—45页
十五、肺炎咳嗽的中医护理方案---------------------------46—50页
十六、蛇串症(带状疱疹)的中医护理方案--------------- 51—52页
十七、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53—55页
十八、肩周炎的中医护理方案------------------------------56—57页
十九、药物蜡疗操作常规----------------------------58--59页
二十、中频治疗操作常规----------------------------60—62页
一、高血压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一般护理:
(一)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噪音干扰,室内光线宜柔和、稍暗、温湿度适宜。
(二)重症者宜卧床休息,轻症者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重者的坐椅,床铺避免晃动。较轻后方可起床活动。
(三)注意眩晕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胸闷,泛泛欲吐、视物模糊等症。避免诱发因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耳病、眼病、心血管病等。并定时测体温、血压,以供医生诊断参考。
(四)观察眩晕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呕吐剧烈者暂时禁食,水药亦宜徐徐频服,呕吐停止后给予素半流饮食。同时亦可针刺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或梅花针扣打穴位以止吐。
二、辩证施护:
(一)肝阳上亢型主症:头痛或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眩。
施护:1、做好精神护理,劝导病人要心情舒畅,解除忧郁恼怒思虑等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2、饮食劝其少食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平时多吃菊花脑、芹菜、马兰头、甲鱼等以滋阴潜阳。
3、若发现有唇舌发麻、肢体麻木、持物不灵、口眼喎斜等中风征象,应使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可予针刺风池、肝俞、肾俞、行间等穴。
(二)气血亏虚型主症:头痛或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施护:1、加强饮食调补,只要食欲正常者,食物无选择性,但也不宜过量。
2、对血虚甚,眩晕剧的患者,应嘱其卧床休息,同时可遵医嘱配合灸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等穴。
(三)肝肾亏虚型1、偏于阴虚者:头痛或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舌红少苔。
2、偏于阳虚者:眩晕,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施护:1、饮食以补益肝肾为主,如猪肾、甲鱼、母鸡、核桃、桂圆等。可长饮枸杞茶以补益肝肾。
2、注意要节制房事,病愈后也需预防感冒,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
3、中药汤剂、丸剂宜空腹服,均需长期服用方达滋慢补之效。当机体感受外邪时,应暂停服药,以防恋邪或引邪入里而加重病情。
(三)痰浊中阻型主证:头痛或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百腻,脉儒缓。
施护:1、加强饮食调理,忌食荤腥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助湿生痰;素体肥胖患者,适当控制饮食;高
内一科常见病中医护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