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红色井冈山
红色,这鲜血一样的颜色,自古以来,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喜庆和吉祥、热情和奔放、成功和胜利的象征;而自从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红色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革命的,如红色政权、红色军队、红色歌曲、红色根据地、红色旅游等,都包含着深刻的革命意义。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当之无愧地被公众称之为“红色井冈山”。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全国各族人民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笔者以为,凡去过井冈山的人,对这句话都会有所感触;凡去过井冈山的共产党人,则会深有感触,因为,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这坐群山环抱、绵延起伏、风景秀美的井冈山,就是这里勤劳朴实的江西“老表”,热情接纳养育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养育了中国革命队伍的新生力量,诞生了中国革命的一个红色根据地。
一踏进井冈山地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形状的标志性建筑,在鲜红的党旗上,“井冈山”三个黄色大字十分醒目。刹那间,一股神圣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即将走进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走进无数仁人志士梦牵魂绕的土地,去领略井冈山的俊美,去感受它不同凡响的红色井冈精神。据导游介绍,为了方便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特别是国内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国家特意投资修建了一条80公里的支线高速公路,使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可以直达红色井冈腹地。这真的不是一条普通的高速路它是连接党和人民、历史与现实、革命老区和全国人民的一条红色之路。
坐在井冈山景区的观光车上,看着窗外绵延不断、郁郁葱葱的井冈美景,若不是那一首首激昂的革命歌曲一直萦绕在耳边,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将风景秀美的井冈同当年激烈的战斗场面联系在一起,和红军不平凡的火热生活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是在这里,在只有2年零4个月这个短暂的日子里,发生了许多震惊国内外的实事:毛泽东同地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革命队伍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打中央委员了著名的以少胜多的黄洋界保卫战,传来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所道敌军宵遁”的捷报;朱德等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革命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正式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这支英雄的队伍;就是这支革命的队伍为后人留下了内涵丰富的宝贵的井冈山精神;就是在这里,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中临时中央政府,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祖国大地,短暂的井冈山革命历程在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站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端祥着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远眺雨后更加葱茏的山林,面对眼前当年的战壕和工事,真的是感慨万千。一时间,我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炮声,看到了红军战士奋勇杀敌的身影,感受到了英雄们的英勇和悲壮,如今我们安定和谐的生活,难道不是那纷飞的战火、弥漫的硝烟、勇敢的呐喊与厮杀换来的吗?
大井、小井、中井、上井、下井,这群山环抱中的五井构成了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因其形状如一口口井而得名,它们都是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这里遍布了红军的足迹,特别是大井和小井。
来到大井——毛泽东旧址,屋前,当年毛主席读书看报的“读书石”依然静静的躺在那里,仿佛还在慢慢散发着主席翻阅图书时的芬芳;屋后,他老人家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
感受红色井冈山(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