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莫力的语法口诀(不知有人发过没有,供大家参考)
莫力之修辞口诀必杀宝典:滚瓜烂熟+ 活用
☆终极版☆
l 难题五条奥义:
判定句意、观察全貌and修饰对象、逻辑合理性、句子结构完整性、时态
准确性。
l 切勿改变句意,除非原题句意不好、不合理or句子不完整时。 (改变句意之例子:改变字的词性、题文无倒装但答案冒出倒装、题文无进行式答案中出现进行式…………………….)
l 一定全部看完,千万不可只看画线的部分,重要线索往往在未画线的部分!
l Be动词意同一恒等式中的等号:人vs人、非人vs非人。
(即两物具可比性、性质相同)
l 「否定副词」放句首,或「主词补语」(以be为界)置于句首时,主动词对调。
l 题目中无进行式,而答案中有进行式时绝不选。
l 题目中无「倒装」,答案中有「倒装」时绝不选。
l although引导之句子不可倒装(Although S+V , S+V)
l 若有两选项,主词相同,提公因式者对,不提者错。
l 不可提公因式的情形:连接词that、介系词。
l 「代名词」只可代「名词」,其余皆不可(包括句子亦不可)。画线部分有代名词则考代名词。
l 「代名词」三要项:要有先行词、指涉清楚、一致(绝不可单独用this/these/that做代名词)。
l 「代名词」担任主词,优先代替原题主词。
l 关系代名词、which、it不可代替句子,但as可以代替前一个句子。
l 「主词」、「动词」需在「人称」与「数量」上一致。
l 同位语表达法两要点:
第一、相互说明之两物需属于同性质,即具有可必性
第二、说明者在概念上相对于被说明者而言,必须是较大的集合范围,也是较容易理解的。
l 双重否定少选,原因:易误解、不够简洁。
l N that is/was/are/were adj太啰唆,要变成 adj N
l 「脱节」(dangling)考法:看「主词」是否能做「句首的修饰语的动作」。正确答案之改法:「修改主词」or将句首改成「副词子句」。
l 注意「副词的位置」:若位置改变则必然改变了句意(因修饰对象不同了)。而「副词子句」放在句首较佳(After he returned from the US, he…..)。后面接「主要子句」。只有「名词字句」才能担任主词,副词子句不可。
l Misplaced Modifiers:不考文法,考句意之怪异。
l 若画线部分有only、first,则必考修饰语误置。且AT考试中绝不选only + be/V。
l V1/N1/句1+ adv/advph/advcl + V2/N2/句2:造成双向修饰。N of N1 and N2,易造成ambiguity
l 少用被动(主动优先原则),因为有造成主题改变的可能。不及动词无被动语态(有些动词如lead、lack、enter、last一般不用被动语态)
l 句首为主题所在,不可乱换。
l 尽量用词组、单字(副词)修饰,少用子句。
l 虚词there be,being,that be Adj少选。
l 流水句之定义:关系不紧密但用逗号(不能当连接词用)串起来的句子。
l 原为V,若选项中变成N/Adj/Adv则少选,原因:「改变句意」且「动词型态一般较短」(concise)。
l 「分号」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之独立子句,换句话说,分号可为「对等连接词」(亦即,and but前后都要是完全对等,如完整的句子)。用在连接两个主要子句的「连接副词」之前。
l 不当之省略:时态、介系词、表比较的连接词(先原级,再接比较级)。
l 「姿态动词」或「方向动词」后面通常再接一个以分词型态出现的动词,以将前一动词补充完整。
l If + S + were/had/should = were/had/should + S
l 可能性高的假设:主要子句用will,if子句用现在式V。
可能性低的假设:主要子句用would,if 子句用should。
l if也可能为一表
台湾莫力的GMAT语法口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