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Ⅲ
汉中市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
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饮水型砷中毒
病情监测技术方案
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市饮水型砷中毒病区范围和病情程度,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陕西省2008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和《饮水型砷中毒病情监测技术方案》制订本方案。
一、监测点的确定
。选取监测点时不考虑是否落实防治措施。省上统一确定我市勉县郭家湾村为本次的监测点村。
二、监测内容
对调查村内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全部居民进行砷中毒病情普查,普查率不低于90%。根据检查对象的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皮肤角化和皮肤癌表现,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见附件1)诊断砷中毒病人。对于通过皮肤改变不能明确诊断的轻度病人,应进行周围神经损害检查和尿砷、发砷测定,以辅助诊断,
结果填入附表1。
在集中式供水的郭家湾村,采集出厂水水样1份,居民家中末稍水水样3份(水缸水),如果该村砷中毒病人家庭有改水前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则采集全部的砷中毒病人家庭水样检测砷含量。以上内容填写附表2。饮水砷含量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GB/)》(见附件2)。
根据调查村的砷中毒病人患病率、不同病情程度病人患病率,以及全部水样砷含量的平均值、>,以病情优先原则进行病区判定与划分,填写附表3。病区判定与划分采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WS277)》(见附件3)。
项目县勉县CDC要根据调查的砷中毒病人信息负责建立砷中毒病人档案(见附表4)。
三、质量控制
:
市CDC指导项目县勉县开展对县、乡调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参与本次监测工作的全体人员全面理解调查方案,具备开展调查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
包括砷中毒诊断、砷的测定方法、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录入方法和统计软件使用等,使参与人员正确合理使用各种技术,保证调查结果的质量合格。
:
承担尿砷、发砷检测任务的实验室需经省级外质控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实验室检测工作。通过空白实验、标准物测定或加标回收实验、平行样分析等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
:
项目县勉县负责将原始数据采用双盲法录入到 Epi Info数据库中,不缺项漏项,并经核对后上报市CDC地病慢病科,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四、组织分工
:负责项目方案的制定、实施、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督导检查验收、实验室外质控考核、病区判定、资料汇总和上报国家地病中心。
、组织实施与督导检查。项目县勉县负责本县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样品采集与检测、实验室内质控、原始资料录入数据库并整理核对,并在项目完成后将总结报告和数据电子版上报市CDC地病慢病科,市上经审核汇总整理后上报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五、督导检查
在项目实施期间,省、市将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指导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结束后进行检查验收工作。在督导检查验收时,抽查10%的原始数据表格和病人病历档案等。项目县勉县要将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项目文件、实施方案、培训材料、项目进展报告、中期督导报告、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经费使用情况、项目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及原始数据库等资料存档备查。
六、时间进度
2009年3~4月省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对各项目市开展人员培训
2009年5~8月市县开展人员培训、现场调查、督导、资料录入与总结上报。
2009年9~10月省所进行资料汇总分析,撰写工作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2009年11~12月接受国家对项目完成情况评估验收
本方案有关的数据库录入格式请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网站上自行下载。网站地址:/crcfedc/
附件:
1.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01)
(GB/)
(WS277)
附表:
表1: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登记表
表2: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村水砷测定结果登记表
表3:调查点病区病情程度判定汇总表
表4: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患者病情档案
二○○九年五月五日
附件1: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
:地方性砷中毒居民长期暴露于因地球化学性原因致饮用水含砷过高或燃用含砷
2008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