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双重标准指导学生作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95-02
高考作文阅卷场如流水作业,阅卷者评分的最重要依据是整体感知,尤其是靠自己的阅读初感(阅读作品最初感受)。研究“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和学生得分情况,我们发现阅卷有文章规律和人为规律:一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角度限于文章本身,没有考虑阅卷者的人为因素;二是高考作文的评分体系太复杂、琐碎,操作难度大,在有限的阅卷时间内,阅卷者只能找亮点给分;三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逐年简化,这也说明,简单而有效的评分标准是作文评分所期待的。
因此,高考作文,学生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让阅卷者“一见钟情”――迅速读懂并发现学生作文的含金量;二是必须是“大众情人”――抓住阅卷者共同的阅卷心理趋向和趣味。那么,我们应该巧借评分标准,指导学生作文。
一、切合题旨
面对作文题目,考生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首要问题。如果出发的方向错了,就会南辕北辙,无论你怎样经营都于事无补。因此,“切合题旨”就是要求作文符合命题者所设计的意图,把握作文立意方向。
“切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切合命题要求,或所提论点切合所供材料,或文章内容在话题范围内。比如,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立意就限制在“诚信”的范围内,集中在“诚实、守信用”的内容上,可以谈“诚信”的意义、价值……但如果由“诚信”游离开去,大谈“良知”,大谈“做人道理”,则偏离了命题者的设计意图。
二是切合题干“注意”的要求,写作都有明确的限制,如果违背基本要求,轻则扣分,如字数不够;重则满盘皆输,如果立意庸俗甚至反动,比如,以“诚信”话题,若立意为“当今社会诚信不如假冒赚钱”,那就危险了。又如,2000年的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如果你说,答案也可以是错的,那么就是对题目的反动。
三是切合自己拟定的题目要素,比如,今年的高考作文是“上善若水任方圆”,你的拟题就要联系到两大方面,一是上善,是高度,作文立意进退所在,二是任方圆,是宽度,文章选材左右所在。
二、主旨明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文章正是这样,不管多少文字,最后要表达的主旨都浓缩在一两句话里。《围城》几十万言,最后汇成一句: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几十万言,最后汇成一句话,就是题目。高考作文更应如此,800字最好浓缩成一句话的主旨,一锤定音。主旨句要像新郎官,放在显眼处――开头,结尾,段首,独立成段。主旨的表达是肯定句,还要清晰而机智,让阅卷者一看,有拍案惊奇之感。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含蓄的新娘不适用于高考作文。
三、语言文采
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一切东西最后都落在表达上。因此,高考作文的语言首先要求表述得干净有力,句子短小,成分清楚,一看便知其意,可以增加语言的亮度。不要让阅卷者“回读”,次数多了,阅卷者就会认为语言含混不明,思想表达不清。其次,比较常用的修辞一定要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可以增加语言的密度。语言太直白,白开水、温热水都不适用;要有辣味、酸味、苦味、泪味、笑味。
文采,在高考作文里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话语机智幽默,二是文辞形象。即要做到话语有机智感,遣词遣得生动,尤其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功夫下得够;造句造得别致
把握双重标准 指导学生作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