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用中草药一览表供参考学习.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用中草药一览表
名称
归经
性味
功效
杏仁
入肺、大肠经。
甘、苦,温。有小毒。止咳化痰,润肠通便(打碎)。
苦杏仁性属苦泄,长于止喘咳实症;甜杏仁偏于滋润,多用于肺虚久咳。
紫菀
入肺经。
辛、苦,温。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紫菀气温而不热,质润而不燥。治咳嗽气逆、咯痰不爽,可与白前、桔梗、甘草等配伍;治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常与款冬花、川贝、麦冬、阿胶等,紫菀辛散苦泄,袪痰作用较强,而止咳的力量较弱。
苏梗
归肺、脾、胃经。
性味辛、甘,微温。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适用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胸胁胀痛等症。
苏子
归肺、大肠经。
辛,温。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用于咳嗽痰喘者,常与莱菔子、白芥子配伍;也可于前胡、厚朴、陈皮、半夏等同用。用于肠燥便秘。与火麻仁、瓜蒌仁、杏仁等同用。
苏叶
入肺、脾经。
辛、温。发汗解表,行气宽中,或配合生姜同用解鱼蟹毒。
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莱菔子
归肺、脾、胃经。
辛、甘,平。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陈皮
归肺、脾经
苦、辛,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苡米
归脾、胃、肺经。
甘、淡,凉。
健脾止泻(炒),清热利湿排脓(生)
茯苓
归心、肺、脾、肾经。
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半夏
归脾、胃、肺经
辛,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山药
归脾、肺、肾经。
甘,平。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玉竹
归肺、胃经。
甘,微寒。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石斛
归胃、肾经。
甘,微寒。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广木香
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辛、苦,温。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厚朴花
归脾、胃、肺、大肠经。
苦、辛,温。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以及气滞胸腹胀痛,便秘腹胀,梅核气等症。与苍术、陈皮等配合用于湿困脾胃、脘腹致胀满等。对气滞胸腹胀痛,可配木香、枳壳同用;
鸡内金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甘,平。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火麻仁
归脾、胃、大肠
甘,平。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栀子
归心、肺、三焦;清气分和血分之热
苦,寒。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榧子
胃、大肠、肺经。
甘、涩,平。杀虫,消积;润燥

常用中草药一览表供参考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在水一方
  • 文件大小122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