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政治学概论”串讲笔记第一章绪论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因此,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研究范围归纳为六个领域:(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儒学:为国以礼,为政以德。韩非:法治和霸道。老子、庄子:无为而治。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阿奎那:神权高于王权,世俗王权必须服从教权。马基雅维里:马克思称其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主张用社会政体代替国家。西方政治学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第二个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以政治权力为研究对象。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2)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3)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第二章国家与阶级第一节国家的起源阐明两个观点: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血缘家庭。其后发展为普那路亚家庭。氏族就是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原始公社的社会经济单位,是原始社会血缘亲属集团,是社会的生产单位,基本单位。共同名称、宗教信仰和墓地。氏族社会的历史可以分为产生、发展、繁荣、解体四个阶段。原始氏族制度的特点:第一,以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联系社会成员是氏族制度的本质。第二,氏族是实行原始民主制的全体氏族成员的管理组织。组织机构——议事会。第三,在氏族组织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都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1)畜牧业和农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2)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3)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特点:(1)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2)父权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1)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2)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3)部落联盟的出现。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有决定意义的生要分工)给社会带来的二个结果: (1)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2)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国家在氏族制度上产生的三种形式:(1)雅典国家的形式。(2)罗马国家产生的形式。(3)德意志国家的形式。国家区别于氏族组织的主要特征如下两点:(1)国家是按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血缘关系划分居民。(2)国家公共权力的设立。氏族组织没有公共权力。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亦称君权神授论。国家源于神,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 :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人对人使用暴
政治学概论笔记供参考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