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特殊状况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 抗菌药物的应用
10/8/2018
1
主要内容
一、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二、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三、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四、新生儿和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五、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10/8/2018
2
一、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功能十分复杂。许多药物经由肝脏生物转化、解毒
和清除。
肝功能损害时药物的体内过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0/8/2018
3
药物在肝内的代谢
第一期是在肝脏氧化还原或水解酶的作用下药物被氧化还原或水解,所产生代谢物的生物活性与母药不同,并可产生毒性。
第二期是在肝脏转移酶的作用下代谢物与葡糖醛酸、醋酸、氨基酸、谷胱甘肽等形成极性增加、可溶解的代谢物,易从胆汁或尿中排泄,这些代谢产物大多数毒性较低。
10/8/2018
4
肝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药动学
药物在肝内代谢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是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
药物代谢可属第一期,也可属第二期或二期兼有。
肝脏具有相当大的代偿能力,因此只有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才会发生药动学的明显改变。
10/8/2018
5
引起药动学改变的因素
肝脏自身代谢和清除能力的降低,常见于严重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伴肝实质明显损害时。
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枝循环的建立,减少了药物经肝脏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10/8/2018
6
引起药动学改变的因素
肝病时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降低,以及肝损害时清蛋白合成的减少均使药物游离部分增加,对抗菌药物而言,即具抗菌活性的游离部分增加。
肝硬化门脉高压时胃肠道粘膜瘀血、水肿、并常伴慢性炎症而增厚,可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情况而明显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过程。
10/8/2018
7
肝脏损害部位不同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肝脏病变累及肝小叶,则影响明显,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也可见于酒精性肝炎患者。
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早期,病变主要累及门脉区,对药物肝内代谢的影响不明显,直至终末期肝实质受损时才表现为肝脏代谢药物功能的减退。
10/8/2018
8
某些药物对肝药酶有诱导作用,如利福平在疗程中血药浓度可因药物肝内代谢加速而降低,但在肝功能损害者,对肝药酶的诱导作用减少,致血药浓度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10/8/2018
9
肝功能减退时应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目前常用的肝功能实验并不能反映肝脏对药物的代谢清除能力,因此不能作为调整给药方案的依据。
肝病时抗菌药物选用及其给药方案制定的参考:
肝功能减退对该类药物的药动学影响
肝病时该类药物发生毒性反应的可能性
10/8/2018
10

特殊状况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456465
  • 文件大小225 KB
  • 时间2018-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