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的行派
一、生行
1、须生张派(润润子) 艺术风格:行腔高昂明亮,做工细腻,追求唱做平衡。传人有:李云亭、陆顺子、和家颜、王集荣等。代表作:大报仇、闯宫抱斗、下河东、走雪山、杨家戏等。李派(李福银) 艺术风格:慷慨激昂,场面火烈,唱腔讲究喘音,道白字如喷丸。传人有:康正绪、阎更平。代表作:临潼山、十道本、全家福、破宁国等。郗派(郗德育、兰州须生魁首) 艺术风格:讲究唱念做打平衡,行腔干净明快紧凑。传人有:苏永民、牛利民。代表作:下河东、临潼山、反五关、出棠邑等刘派(刘立杰) 艺术风格:衰派老生、讲究唱腔,行腔激昂又不失婉转。传人:刘毓中等。代表作:日月图、八义图、铁莲花、大报仇等王派(王文朋) 艺术风格:秦腔须生纱帽生的代表,以唱腔见长,讲究唱腔的书卷气。传人有:刘易平、王景民、焦小春、康正绪等。代表作:葫芦峪、辕门、状元媒、四郎探母、空城计等另外形成自己独特艺术风格或对前人有所突破和发展,有流派迹象的有: 袁(克勤)派,传人有陈仁义等; 毓(刘毓中)派,传人乔新贤、杨天易、王君秋等; 平(刘易平)派,传人阎更平、成香娟等; 焦(晓春)派
2、小生沈(和中)派,艺术风格:文武小生,唱念洒脱,表演潇洒。代表作:黄鹤楼、辕门射戟、写状、群英会、双罗衫等; 靖(正恭)派,艺术风格:以贫生戏称著,扮相英俊,唱念绝俗。代表作:伯牙奉琴、激友、吃鱼、坐窑、观画、青年镜、独占花魁等; 苏(哲民、育民)派,艺术风格:文武小生,精于贫生戏,唱念朴实考究,表演神满气足。代表作:打柴劝弟、激友、扑池送亲、义责王魁、将相和、赵氏孤儿等; 杨(令俗)派,艺术风格:表演神色绵逸,唱腔古朴爽朗,并擅贫生戏。代表作:龙门寺、盗虎符、西厢记、写状等; 另有流派迹象的有: 吕(明发)派高(登云)派雒(秉华)派张(新华)派任(哲中)派陈(妙华)派
二、旦行早期的男旦名流赵杰民、陈雨农,党甘亭等在秦腔旦角艺术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影响,他们培养出了一大批享誉大西北的秦腔旦角演员,被尊称为秦腔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但因年代较远,未留下音像资料;一代秦腔“神童”刘箴俗因英年早逝,对后世影响有限,故以上几位暂不列入。杨(金声)派(咬牙旦)。艺术风格:传统青衣唱法,气息饱满,苍劲含蓄,吐字老到,韵味四溢。传人:李正华、郝彩凤等。代表作:二进宫、琵琶上路、压发等; 敏腔(秦腔正宗李正敏)。艺术风格:工正小旦,唱腔韵味醇厚,表演含蓄凝练。传人:陈尚华、董化卿、杨凤兰、马友仙等。代表作:五典坡、二进宫、河湾洗衣、白玉钿、二度梅等。何家腔(金嗓子何振中)。艺术风格:唱腔嘹亮干净,表演泼辣奔放,唱念做打俱佳。传人:孟遏云、王玉琴等。代表作:赶坡、金玉奴、回荆州、打金枝等。王(天民)派(有陕西梅兰芳之誉)。艺术风格:工闺门旦,以情拿腔,吐字清晰俏丽,含蓄缠绵,极尽柔媚之态,身段扮相上乘,长于做戏。传人:肖若兰、全巧民等。代表作:柜中缘、洞房、吕四娘等; 宋(上华)派(有“活红娘”之称)。艺术风格:工青衣花旦,长于做工。唱腔清彻自然,朴实醇美,表演细腻,富于生活。传人:张咏华,全巧民等。代表作:杀狗、龙门寺、拷红、拾玉镯、游龟山等; 孟(遏云)派(秦腔历史上第一个坤伶)。艺术风格:唱腔以高、亮、脆、帅著称,传统气息浓郁,表演古朴大方,刚柔相济。代表作:起解、三滴血、三回头、二堂献杯等; 杨(金凤)派、艺
秦腔的行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