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吃固体食物:何时吃?吃什么?怎么吃?
在宝宝4到5个月大的例行检查时,很多妈妈总会问我:“医生,什么时候该给宝宝吃固体食物呢?”有一天,我决定采取主动,我问一位家中有6位孩子的妈妈:“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开始给孩子吃固体食物呢?”
她回答:“当他开始讨东西吃时!”
“讨东西吃?”我惊讶地问。
“对”,她接着解释说,“我等他露出感兴趣的迹象。当我看到他在看我吃东西时;当我从盘子中拿起食物放到嘴里,他的眼睛盯着食物看时;当他开始伸手抓我的食物时;当他能坐在高脚餐椅上,跟大家一起用餐时,我知道,该是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候了。”
这位聪明的妈妈,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了让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的一个基本原则——根据宝宝的发展决定,而不是根据事先设好的日历或时钟。宝宝的胃口和进食技巧,就跟宝宝的气质一样因人而异。我们喂宝宝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过去10年来,婴儿的喂食方法已经变了——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现在已经不会再根据日历喂宝宝了,也不会再强迫6周大的宝宝吃麦粉,或者当宝宝6个月大还不习惯一日三餐时,就觉得自己失败了。今天,喂食婴儿考虑的是个别宝宝的营养需求以及肠道适应与否,毕竟每个宝宝的生长情况都不一样。学会辨识宝宝进食的信号,慢慢开始让宝宝吃固体食物,鼓励宝宝自己进食,这些都是为了达成喂食婴儿的重要原则:建立健康的进食态度。
为了能使育儿父母更好地喂养自己的宝宝,我们综合了最新的婴儿营养研究,以及过去20年来看诊积累的经验与在家喂养8个宝宝的亲身体验。本章及接下来两章,我们将介绍一种婴儿喂养方式,帮助你更了解食物,以便喂宝宝时更顺利愉快,宝宝也能更开心、更健康。
婴儿食物一览表
年龄
食物顺序
食物处理方法
发展技巧及进食的影响
出生到6个月
母乳及(或)铁质强化配方奶能够满足薄薄所有的营养需求。从营养上来说,宝宝并不需要吃固体食物,但可能会想吃。
乳房及(或)奶瓶
为吸吮所设计,而非咀嚼
有寻乳反射(rooting reflex)会寻找食物来源
有挺舌反射(tongue-thrust reflex)会将固体食物推出
有敏感的引吐反射(gag reflex)
6个月
一开始吃的食物:香蕉、梨、大米饭、苹果酱
压成泥状
用手指喂
用汤匙喂
挺舌与引吐反射减轻;能接受固体食物
可以在高脚餐椅上坐直
开始长牙
7到9个月
鳄梨、水蜜桃、红萝卜、南瓜、马铃薯泥、大麦片、长牙吃的小饼干、梨和苹果汁
可以用杯子喝东西开始用手拿东西吃吃压成糊状的食物
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吃
喜欢小块小块的食物
开始会把可能噎到的食物和物品放进嘴里(爸妈小心!)
手握瓶子
敲击、丢、甩东西
伸手拿食物和餐具
会小口小口咬东西
9到12个月
羊肉、小牛肉、家禽、蛋黄、奶酪、酸奶酪、豆腐、面条、豆类、豌豆、番薯、燕麦片、米粉羔等
块状食物
能用手拿东西
一口大小的煮熟蔬菜
可在口中溶化的食物
会拿训练杯
自己进食的技巧有进步
拿瓶子和杯子的时间增加
喜欢在食物上戳来戳去,乱搞,喜欢乱七八糟的样子
在高脚餐椅上动得很厉害
试着使用餐具,但大部分时候会把食物拨出
12到18个月
全脂牛奶、木瓜、冰淇淋、葡萄柚、鸡蛋、牛肉、花生酱、草莓、鱼(鲑鱼、
跟大人一起用餐
吃大人吃得食物,但要切碎或压碎
开始用餐具自己吃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拉长
想“自己动手做”的欲望加强
喝水时会把杯子和头倾斜;溅出来的情形减少
比较会拿汤匙了,但还是可能把大部分的东西泼出来
开始走来走去,不想乖乖坐下来吃东西
从别人的盘子里挑东西吃
18到24个月
三明治、营养布丁、汤、炖肉、奶昔、肉酱等
边玩边吃——名副其实的“挑食”
停止用奶瓶
使用汤匙和叉子
臼齿长出来——开始旋转式咀嚼
自己用汤匙吃很少泼出来
学习食物的说法,会发出“还要”和“吃饱了”的信号
喜欢边吃边玩——需要有创意的喂食方式,才能将他的注意力留在餐桌上
尽是习惯不定
为什么要等一等?
家里3个月大的宝宝吃奶(母乳或奶瓶)吃得很顺利,宝宝看起来很满足。而每天都会询问宝宝情况的“家庭营养师”(外婆)今天又打来了电话,她问起:“宝宝现在都吃些什么啊?”一时间你无言以对!你被逮个正着。因为外婆买的一罐罐婴儿食品一点儿也没动。宝宝似乎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而你也觉得宝宝还没有准备好。你巧妙地转换话题,或者为自己不急着让宝宝吃固体食物的决定辩解。(我会告诉来诊所的妈妈,如果碰到这种情形,“就拿医生当挡箭牌。告诉外婆,比尔医生建议再多等一段时间。”)
舌头的动作与吞咽技巧,是宝宝晚一点才能开始吃固体食物的第一个理由。在头几个月,宝宝的挺舌反射会让舌头在感觉到外来异物时,自动往外伸出。这是一种避免因过
固体食物:何时吃?吃什么?怎么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