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扬州历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扬州历史》考点梳理
1、邗城建城年代扬州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全国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从吴王夫差公元前486年开邗沟、筑邗城作为扬州建城之始,已有2490多年历史。
2、“扬州”最早见于何书《尚书·禹贡》。
3、刘细君汉家和亲第一公主汉武帝时远嫁西域乌孙国的江都公主,被称为“万里和亲第一人”,她的和亲比王昭君早72年,给新疆地区带去了许多中原文明,促进了当地社会进步。
4、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邗沟段连接淮河与长江,扬州(江都)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点,其他详见7下教材。
5、鉴真东渡日本在唐玄宗年间,当时日本处于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鉴真为了理想,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其他详见7下教材。
6、古代与扬州有关的外国人-崔致远新罗人(今朝鲜半岛人),唐朝后期来中国留学,考中进士,朝廷授予官职,后到扬州任都统巡官。任职期间,他撰写诗文、编成一部《桂苑笔耕集》,计20卷。对研究晚唐时期淮南以及扬州的时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记载了扬州和朝鲜半岛交通以及和新罗国往来的情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马可•波罗意大利人,元世祖忽必烈时来到中载在《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现在,天宁寺内辟有马可•波罗馆,专门纪念这位来自远方的友好使者。
7、历史上的扬州经济
-隋唐扬州经济繁盛的
原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大运河开通后,扬州作为运河和长江交汇点,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是南北物资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经济重心南移,在北方遭受战乱时期,扬州成为北方流民主要集中地之一,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表现:唐代中后期,扬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有“天下之盛,扬为首”之说。具体表现为农业的开发、水陆交通的优势、手工业的发达和商业的兴盛。详见《扬州历史》土地资源得到很大开发,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隋唐时扬州的手工业如造船业、制棉业和铜镜制造业都十分发达;唐朝时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是茶叶、药材等的集散地,市场发达,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唐代的扬州还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唐朝中后期扬州成为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之一,人口也大为增加。
-明清时期扬州经济的兴衰
清军南下屠城十日,扬州遭受一场重大浩劫。康乾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恢复发展,扬州再次成为全国著名的商业城市。“扬州繁华以盐盛,”两淮盐业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交通优势的扬州兴盛了70余年。
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唐朝诗人(扬州人)。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被誉为“孤篇压倒群唐”,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盛赞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9、郑板桥书法扬州八怪(清代中期扬州地区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之一,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对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擅画兰竹成就突出。
10、史可法孤军坚守扬州城明末清初人,1645年势如破竹的南下清军兵临扬州城,史可法临危不惧,写下绝命书,决心与扬州城共存亡。城破自刎未遂被捕,清军劝降未果杀之。“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的对联是对他的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称赞,勘称汉民族的民族英雄。但

扬州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eamclb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18-10-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