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革命先烈致敬铁山小学五(2)班杨洁“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我听到这一首铿锵有力的国革时就仿佛看到了中国的历史风烟;仿佛听到了抗日的枪声;仿佛闻到了血泊中那浓郁的气息。我不禁为革命先烈感到赞叹,是他(她)们的智慧;是他(她)们的无私奉献;是他(她)们的坚持不懈;才把敌人赶出中,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难道我们不应该向这些这么伟大的人致敬吗? 我要向杨靖宇爷爷学习,学习他那永不熄灭的爱国精神。 1905年2月杨靖宇爷爷出生在河南确山县,曾当任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是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 杨靖宇爷爷从小就认真学习,成绩优异,在1918年考入确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在1923年9月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 杨靖宇爷爷在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时,环境尤为艰辛,但他仍然坚持着。他每天要与敌人周旋,抗战四十多次,有时候一天要打几次仗。杨靖宇爷爷为了突破敌军的围攻,每次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所以杨靖宇爷爷一次又一次的赢得了胜利。这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而我方部队不仅缺乏弹药,就连自身的进食都成了问题。他们只能吃树皮和草根,甚至在寒冷的冬天里,撕下身上的棉絮维持体能。杨靖宇爷爷与部队同志们为了能把敌人驱赶出中国,忍受寒冷,忍受饥饿,忍受痛苦的折磨。他们是多么伟大啊!难道这还不足以表达他对中国的爱国情怀吗? 1936年初的一天,杨靖宇爷爷和士兵们在鸡岭房吃饭,邵本良知道后,派200名士兵追杀,却被杨靖宇爷爷击杀了50多名敌兵。敌人气急败坏,便重新集中兵力,想找个与杨靖宇爷爷决战的机会,但杨靖宇爷爷的智慧看透了敌人的阴谋诡计,于是就将计就计。杨靖宇爷爷就在路上制造假象,敌人信以为真,穷追不舍。杨靖宇爷爷率领部队长途跋涉来到凤城县的梨树甸姿态,布置好埋伏圈。结果,邵本良和他的残兵一一被杨靖宇爷爷痛击。杨靖宇爷爷为了我们子孙后代,为了我们中国所付出汗水,怎么能不体现出他的无私的精神呢? 1940年的某一天,一个姓丁的判徒出卖了联军,带着日本鬼子和伪军将联军包围了。杨靖宇爷爷偷偷地将部队转移,但自己却被敌人团团包围。敌人劝他投降。在这样严峻的情形下,他完全可以为了不用死而出卖联军,答应敌人投降。但他居然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他知道自己这次肯定必死无疑,他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敌军射击,他坚持与敌人交战20分钟后,壮烈牺牲。 牺牲后,敌人把杨靖宇爷爷的尸体解剖
向革命先烈致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