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厂商的集装箱数据中心产品介绍
惠普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2
Sun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4
IBM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6
世纪互联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8
微软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9
Google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11
思科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13
惠普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惠普自2008年夏天起开始涉足集装箱数据中心,现在惠普更加认真的对待这个新型的数据中心产品,在其休斯顿的PC和服务器工厂建设了专门的Performance Optimized Datacenter(简称POD)集装箱数据中心装配线。
惠普POD是基于标准的20英尺或40英尺的集装箱,里面装备了机架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以及电源和冷却设备。这种集装箱式的数据中心安装起来非常灵活,可以露天放置,或者堆叠在一起安置在廉价的场所,比如废弃的仓库——这样更安全一点,防止雨水或其他物理上的损坏。
在2006年年底,Sun微系统公司最早推出了“Blackbox”集装箱数据中心,随即Verari Systems(已经破产)、Rackable Systems(现在的SGI)、Dell、IBM、和惠普都已经进入集装箱数据中心领域。
现在有很多大型客户都开始应用集装箱数据中心,微软和NASA是其中两个大客户。惠普将尺寸更小的POD销售给了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 ),惠普另一个大客户是iVEC,是为澳大利亚西部四所高校提供HPC的一个联盟。但是集装箱数据中心还不能算是一个大规模的商业业务,至少现在还不是。
惠普为POD建设了专门的装配线,现在可以大幅提高产量,看上去惠普对这部分市场很有兴趣。惠普的休斯顿工厂主要包含两方面业务,一个是制造直接销售给客户和渠道合作伙伴的PC和服务器,另一方面被称作“Factory Express”,为那些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制造和装配定制化的软硬件。
惠普POD集装箱数据中心装配线
惠普在休斯顿工厂的Factory Express部门又添加了两个POD的装配线,其中一个具有足够的空间,让技术人员同时来组装两个20英尺或40英尺的POD;另一个装配线具有容纳五个POD的空间,具有三个兆瓦电源设备,来为五个满配置的POD供电,在出厂之前进行测试。这两条装配线保证了POD的出货速度,惠普表示,从接受订单到出货只需要6至12周时间。
价格方面,惠普POD并不便宜,安装好机架、电源和冷却设备的40英尺POD将花费你150万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服务器、存储和交换机。但惠普一位HPC市场高管表示,150万美金只是建设砖瓦式传统数据中心的五分之一,并且传统数据中心不可能在两三个月就能够上线,而POD却可以。
说起集装箱数据中心,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Sun于2006年秋季推出的Blackbox。它是全球首款集装箱数据中心,当年Sun在推广Blackbox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过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已经有不少国外企业开始部署集装箱数据中心了。
Sun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Sun BlackBox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开山作
世界上第一款向公众面市德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当属Sun的BlackBox,当这个大家伙在2007年底登陆中者兴奋了一下。照片上这个让卡车拖着的家伙就是 Sun面世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卡车的上除了安放了这个数据中心以外,还放置了一个专门用于循环水冷的水箱。
在SunBLackBox中,部署了多达250台服务器,提供了超过7TB的动态内存,超过2PB的磁盘存储,强大计算性能足以满足任何应用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建设一个同样的传统数据中心,Blackbox只需1/10的时间,以及1/100的建设成本,接入,另外加上一根供水管和一个外部冷却器,使客户可以快速部署Blackbox。它的供货周期应在数周内,而不是数年内。此外,它还必须便于移动,极其灵活,可通过一般的装运方式轻松进行运送,让客户可在任何地方部署——如灾区或水力发电厂附近,这与传统数据中心地点的豪华与奢侈形成鲜明对比。每台Black Box的售价大约35~50万美元。
有趣的是,当时记者问道这款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用户时,Sun公司大中华区市场总监李永起先生特别提到了一个位于西伯利亚的客户,而当时部署在西伯利亚的Sun BlackBox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内部的
“水冷系统”内流淌的水是热水,为什么呢?因为西伯利亚实在太冷了,服务器过热不能工作,太冷了也不行,所以,那个水冷系统可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供热水冷系统”之一,呃,也许我们叫它“水热系统”更合适。虽然现在Sun已经被收购了,可是谁也不能否认,Sun所带来的技术是伟大的。
IBM的集装箱数据中心
IBM Portable Modular
20101010_各厂商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