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风险与对策分析
摘要:第三方支付以其便利性、低成本性和高效性的优点,逐渐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但是第三方支付在发展过程中受自身特性等影响还存在着很多风险。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并针对相应的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沉淀;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6-0060-01
伴随着我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兴起,第三方支付这一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第三方支付就是由和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付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交易时,消费者先选购需求商品,然后将货款汇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账户,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确认收到货款后通知卖家货款到达可以发货,待货物送到后,消费者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反馈第三方支付平台,最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转入卖家账户。
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电子商务新领域的不断拓展,传统制造业企业和金融行业也越来越青睐网络交易,互联网支付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交易规模稳步提升,艾瑞预计到2016年,第三方整体交易规模将突破50万亿。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存在的风险
2005年,淘宝网花费3000万美元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出了台――支付宝。随后我国先后出现了50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打造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平台按股份性质分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数量众多,但是交易规模小;而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拥有强大金融机构和自身购物网站的资源支持,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为了获得最大的企业效益,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非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用户及商户的争夺、产品服务的创新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不乏采取“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直接或间接的损害了用户及商户的利益。
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须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为非金融机构法人。我台并没有列入金融机构范围,但是从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提供的服务上看,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明显的清算属性,而清算活动是银行同业之间才能够进行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第三方支付平台应属“准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法律法规约束其行为,可能会造成在交易支付中出现问题而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资金沉淀风险主要是由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特的支付系统所造成。在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货款支付的过程中,消费者将货款打入支付平台的账户,等到货物物流过程结束后,支付平台再将货款打入商家的账户。由于物流活动存在延时交付、延期清算的情况,这就导致支付平台的账户上留存了大量的资金,形成资金沉淀。大量资金沉淀在支付平台账户中势必产生出利息,而第三方机构只是暂时代为保管沉淀的资金,并没有该资金的所有权,因此这些利息应该返还给消费者。但是由于支付平台的日交易笔数非常庞大,利息的返还所耗费的成本惊人,所以利息的返还并不现实,如此庞大的资金放在支付平台的账户中可能会引发信用风险。
随着第三方支付平台势力的逐渐强大,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所依赖的合作伙伴商业银行对其可谓是“爱恨交加”。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刚刚出现时,商业银行认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利于自己扩大交易、拓展新的业务,并认定第三方支付平台不会影响到银行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因此给予了第三方支付平台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商业银行自己开设了网上银行业务,商业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商业银行认为自己的客户被抢夺、收益被侵蚀,企业在电子支付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正逐渐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取代。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商业银行拥有各自的优势,在业务上相互渗透,既有竞争,又离不开合作。但将来商业银行一旦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切割,没有金融机构资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提供的支付活动就无法进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生存又该何去何从。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支付清算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网上支付结算服务属于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但在《支付清算管理办法》中并没有对监管机构进行明确。建议将中台的主要监管者,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业务、交易行为和经营行
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