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8心理矫治个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理矫治个案
一、基本情况:
服刑人员蒲××,男,22岁,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未婚,湖南籍,初中文化,现八监区一分监区服刑改造。该服刑人员系今年5月新入监罪犯,但至今尚无法投入到正常改造中,表现出失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孤独感受、内心压抑等症状。而该服刑人员自身性格比较内向,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自我封闭,一段时间以来精神恍惚、无精打采、注意力难以集中,对生产劳动任务无法完成,造成心理烦恼,并有自闭倾向。在分监区民警做其思想工作后该服刑人员希望得到心理健康辅导与帮助。
二、原因分析:
通过咨询,在摄入性谈会中了解到该求助者是外省籍罪犯,自小父母离异,去年从湖南来赣州,在其叔叔开的不锈钢店里学烧电焊和打工,从未想到过会身陷囹圄。犯罪是因为其在赣州城区一服装店购物时因价格问题与男店主发生了争吵,后店主看蒲犯等人是外地人便找人对蒲犯等人进行威胁,双方在冲突中蒲犯等人当时将店主打成重伤,后被关押在看守所,期间蒲犯自认为可能判7—10年刑期,也有相应心理准备。可是两个多月后被害人死亡,法院告之死亡鉴定结果表明系蒲犯等人殴打致死,并判处蒲犯14年有期徒刑,其叔叔也被判了重刑,一时如晴天霹雳,蒲犯自始心理再无法承受。投入监狱服刑后,该犯仍然不能很好面对现实,时常为犯罪和量刑耿耿于怀,有对犯罪时的冲动后悔、
有对法院判决的气愤、对服刑改造的无耐,多种复杂心理交织一起,精神状态极差。
通过进一步会谈发现该犯产生的不良心理和精神状态是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该犯对法院量刑存在不满,认为被害人死亡鉴定他没有过目或签字,认为当时殴打被害人后不像会死的样子,被害人的死不一定是他们造成的,并且认为是被害人家属找了法院关系,欺侮自己是外地人,所以才会判重刑。带着这种仇恨不满心理,当然不能很好投入改造。二是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充满无助和担忧,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思想压力较大。该犯因年纪尚轻,涉世不深,对于如此打击肯定无法承受也很难自行调节缓解。加上该犯是外省人,自幼父母离异,该犯也谈到对父母都没有太多感情,对其父亲还很失望,而唯一可以照顾他的叔叔也被判刑入狱,在这种情况下蒲犯很难在亲情方面得到帮助和安慰。特别是想到自己孤单一人,一没文化二没本事,服刑回归后怎么应付将来的生活,于是心理更加苦恼、烦躁、自卑、自怨。
三、心理咨询:
1、充当忠实听众,鼓励其说出自已的感受和内心的想法。因为该犯性格内向且入监时间短,又是外籍犯,平时与民警、同犯的沟通和聊天机会少,自己也不愿意将内心真实想法告之他人,所以一开始就从正面鼓励其把内心的感受和长期积压下的忧愤、恐慌说出来,并边听边引导,目的是给该犯提供宣泄的机会。通过引导让他敢说、会说、愿意说,并且明白说出来心理才痛快,把真实感受和想法说出来才能对症下药,助其自助。
通过倾听,一方面让其不良情绪得到部分宣泄,另一方面帮助判断该犯产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些原因,便于进一步矫治。
2、帮助其分析心理成因,找到归因根源并予以引导其内心接纳。在掌握了该犯是认为量刑过重、漫漫刑期,加上对将来改造和未来生活充满担忧和恐慌是导致其一系列不良情绪和心理的原因根源后,通过政策解释、现状分析、将来预想等让该犯接受目前的状况、承认自

2008心理矫治个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angjinlai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