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资源,夯实语文基础
—-----低段语文教学小得
大莫古镇中心完小太艳琼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的起步,可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孩子许多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在此时。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教师去引导,去发现,才能勾画出宏伟的蓝图。由刚刚入学时a、o、e都不认识的孩子,到一学期后,既能读书又能写字甚至都能写小文章的小学生,一年级老师的功劳可谓大。那么如何抓实孩子的语文基础,在此时就应该从长计议了。利用教材扎实抓好以下三方面是很关键。
增加识字量尽早进入阅读
以一年级语文出版社s版上册为例说。教学要求会认得字313个,会写字143个,这是个保底数,意思是说多多益善。在教学很忙,大力提倡减负的现实面前,我们语文老师何不充分利用教材扩大识字量呀。但千万别太急功近利,首先树立只问播种,不管收获的心态。怎样来操作呢?
生字教学注重连带新生字
比如你教学《小小的船》中的生字“船、弯”等生字时,学生再组词是会将“弯”组成“台湾”,借此机会,赶紧出示“湾”认识。还有教学“它”不妨随即引出“她、他”通过对比三字都会认,而且还能很好的区别。学到“猫、狗”就带出“狼、狮、狐狸刺猬”,学到“升”引出“落”,学到“香”就引出“臭”等等。这为今后熟练运用打实基础。
充分利用语文百花园中的儿歌类小韵文扩大识字
语文百花园中节选的儿歌,都是短小朗朗上口,更关键是这些儿歌都是小朋友易于理解,熟悉的。这些小韵文里藏着很多小朋友常常念叨的字眼,何不利用利用。比如小韵文《人有两件宝》中藏着的生字“件、双、脑、思、考、做、造”这个时候安排识一识,一点也不牵强。
总的一点,别牵强,有语言环境就别放过机会。同音字、形近字相带,带反义的字。这不,你的有心让有心的孩子是不是又有了一大笔的收获呢?尽早阅读才会真正早。
重视词语的积累
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已有了相当数量的口头词汇,但由于识字量的影响使得他们书面词汇很少,加之无法进入正常的课外阅读。因此,引导积累课文中的词语很有重要。如何积累呢?是常规意义上的抄一抄就叫积累?不,离开了理解,离开实际用一用,那这是叫做笔记。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我是帮学生收集文中的词语,并整理为一个“词语宝库”。并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对于刚入学几个月的孩子,一定得这样做,因为他们不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其次,你得反复引导读,读顺嘴巴。接着就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理解的词语口头说话。例如我教学课文第九课《看书》,首先选定词语:“厚厚的、大大的、花花绿绿的“三个词语引导学生读熟后,引导说话。有一生是这样说的:“冬天到了,天变冷了,我穿上厚厚的棉衣。”“
我的衣柜里摆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你看多准确,又实在的话语。词语还需要你讲太多吗?当然,最后你也必须引导其记在采集本上,以便以后采集之用。这样一来,词汇就从有到无,有的不仅是数量上的多更是质量上的高。
利用插图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
一年级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