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洪庙烈士纪念碑简介洪庙,是我省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是湖北省有名的“老区” 、“苏区”,位于当阳城区东北 34 公里。早在大革命时期,老区的革命先烈就组建了荆当边界第一个基层农民协会——洪庙孙家店农民协会。1926 年 9 月,洪庙人民的杰出代表刘华廷及一批热血青年参加了震惊鄂西的当阳城关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又成立了荆当县洪庙区委和洪庙苏维埃政府,组建了荆当游击第三大队,农民协会和妇女、儿童、赤卫队等革命群众组织。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的28 年中,洪庙地区大批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仅洪锦古寺所在地的洪锦村就牺牲了 112人,其中重要领导人刘华廷、 “刘氏三兄弟”、“洪庙三女杰”是其杰出代表。刘华廷,出生于当阳县洪庙乡刘家畈(现属育溪镇靳桥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 早在大革命和当阳建党以前, 他就加入了早期革命家肖楚女发动和领导的以反封建为行动纲领的五县乡俗改良会, 并成为育溪地区的负责人。他参加了 1926 年 9 月的“当阳城关起义”。起义军的任务完成以后, 李超然派刘华廷回家乡作农民协会工作, 担任育溪区农运专员。 1927 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鄂西北情报站站长 .当阳县委统战部长 .襄西中心县委委员,至抗日战争胜利时,集当阳县委书记、县长、县武装总队长于一身。 1945 年 11 月在潜江县被敌逮捕。在狱中,他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 坚信胜利属于人民。1946 年 5 月 33 日,敌人将刘华廷秘密活埋于沙洋汉水边,终年 56岁。1950 年“五一” 国际劳动节, 在当阳育溪区召开万人公祭大会,追悼刘华廷烈士, 并将其遗骨从沙洋运回安葬于漳水之滨的方山山麓。刘礼乐,洪庙洪锦村人, “刘氏三兄弟”中的老大,洪锦村最早的一名共产党员,曾担任于 1927 年 3 月建立的荆当边界第一个基层农民协会——洪庙孙家店农民协会主席,于 1927 年 5 月被敌杀害。刘礼宽,洪庙洪锦村人,刘礼乐的亲弟弟。刘定国 1927 年 9 月参加“瓦仓起义” ,回乡后长期从事农协会工作,历任洪庙党支部书记、洪庙区委书记、代理荆当县委书记。他于 1932 年 7 月代领最后一批游击队战士突围到洪湖根据地,随红三军向鄂西北 .湘鄂边转移,途中突患眼疾,双眼失明, 被安排在群众家里养病,病体稍愈后又继续西行,最后在大漠西北的酒泉市住下来。 1952 年 9 月,刘定国带着他 4 岁半的儿子回到了家乡——洪庙乡洪锦村, 立即投入紧张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多次出席地 . 县两级表彰大会,并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在“文化大革命”中饮恨身亡,终年 61岁。于 1979 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靳吴氏(三女杰之一),荆门廖家冲人, 后嫁到洪庙孙家湾。 1931年入党,担任特别一乡妇女协会主席兼情报组长, 1932 年 5 月为掩护正在开会的干部,被敌人抓到脚东团防局,受尽酷刑,并遭杀害,时年 54 岁。靳忙英,洪庙向家垱人,后嫁孙家湾第主孙家录为媳,她同情
当阳市洪庙烈士纪念碑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