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1、作品的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 ( 1840 年 11 月 12 日 --- 1917 年 11 月 17 日 ) 是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法国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
派的束缚, 走自己的路, 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 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
及对比的手法, 理解非常深刻, 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
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 《伤鼻的
男子》 (1864) 、《青铜时代》 (1876) 、《圣约翰的说教》 (1878 ) 、《地狱之门》
《 《 《 《
(1880-1917) 、 亚当》(1880) 、 夏娃》(1881) 、 加莱义民》 (1884-1886) 、 吻》
(1886) 、《巴尔扎克》 (1897) 、《雨果》 (1897) 。
2、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历史地位
作为一件表现性爱主题的艺术作品,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吻》虽广为人
知,却拥有一段 复杂而富有争议的历史。 作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80 年。罗丹
出生在 巴黎的一个工薪阶层区, 父亲是警察局的一名办事 员。当时他年近不惑,
已小有名气,第一次受法国政 府委派为一座新建的装饰艺术博物馆设计两扇纪
念 性铜门。 罗丹选择但丁的《地狱》作为作品的主题。一开始,他计划在左便
板中央用浮雕雕刻一对恋人,取名为“忠诚” ,以此表现保罗和弗朗西斯卡之间
狂热的禁忌之爱。这对情人是 19 世纪艺术的流行主题。 根据 13 世纪流传的原
版故事,保罗和弗朗西斯 卡坐在一起读宫廷爱情故事时坠人了爱河。 弗朗西 斯
卡的丈夫,即保罗的哥哥发现他们的秘密后把两 人刺死了。罗丹决定塑造他们
初吻的一瞬间。如果 就近观察,你就能看到男子左手中正有一本书滑落下来。
1
3 、介绍作品内容及风格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品内容
该作品刻画了以少年与少女一坐一跪、 一拥一抱, 相互纠缠在一起的朦胧的
形式嵌在大理石上面。
、风格特点
罗丹的作品在“形式上注重表现性,但出发点 仍忠实于自然,技法仍然是
综合的,内容上他追求表 现人生,而多传统沉郁的意境” 。《吻》正是罗丹表达
青春到成熟时期的人生
雕塑--奥古斯特·罗丹《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