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区防汛除涝疫情处置应急预案
为配合我区防汛除涝应急整体工作, 做好重大洪涝灾害期间的疾
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天津市津南区防汛除涝应急预案》的有关
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任务目标
(一)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落实传染病防治的各项措施,切实
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将疫情控制在最低水
平。
(二)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积极预
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二、发生重大洪灾后开展的工作
立即派遣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并及时向区
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受灾情况及伤病员情况。卫生防疫队伍赶赴现
场,应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1、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理,及时确定可供饮用的水源,定期监测
灾区生活饮用水源, 对集中供水坚持经常性消毒, 必要时开展饮水消
毒。
2、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监测,大力宣传食品卫生知识,对灾区的
食品要进行抽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食品,消除食物中毒的隐患,
做好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工作。
3、大力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对蚊、
蝇、鼠等病媒生物的监测,安全合理使用杀虫、灭鼠药物,采用多种
措施,及时有效开展杀虫、灭鼠等工作。
4、指导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毒工作。 加强灾民居住地室内外、
厕所及垃圾场的消毒,并指导做好人、畜尸体的掩埋。对疑似患传染
病的病人尽早采取隔离措施,加强追踪、随访与监测。
5、当发生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露或放射性污染时,要组织专业
人员尽快判定危害范围,开展监测,指导防护。
6、紧急建立灾后疾病监测系统。区防病站要立即组织开展灾区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
析、预警,并提出防制措施。
7、立即建立疫情专报制度。灾害发生后,全区各级各类医疗、
预防、保健机构均作为监测点单位,按照疫情报告和管理的职责,开
展传染病疫情的监测。 对重点传染病和急性中毒事故等实行日报和零
报告制度。 若发生不明原因疾病的暴发, 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方
式向区防病站报告,区防病站接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
调查、核实结果上报区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
8、根据灾区传染病疫情有计划地进行强化预防接种,必要时扩
大疫苗的接种品种、接种范围。
三、保障措施
(一) 成立津南区防汛除涝疫情处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灾
区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名单见附件) 。
(二)职责分工
区卫生局:
1、制定防汛除涝疫情处置工作方案。
2、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防止和控制疫情及食物中毒等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
3、负责疫情处置相关物资的储备和日常管理工作。
4、对防控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取得的经验完善各项防治
方案。
5、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及群众咨询等工作。
6、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
7、建立检查制度,督导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
区卫生防病站:
1、做好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
2、对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或者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
调查和现场采样。
3、负
防汛除涝疫情处置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