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吃饭的“经济学”看做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吃饭的“经济学”看做人

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在做人过程中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吃饭的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我们常常根据我们需求目标的不同,来确定一顿饭到底应该花费多少成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12点的钟声响过,办公室一片哗然,大家纷纷停下手中工作,有些手脚利索的,已经冲出门向一楼餐厅奔去。餐厅里已经摆好了各种饭菜,穿白大褂的师傅们手执大勺恭候着大家的光临。红烧鱼块、土豆烧肉、凉拌黄瓜、酸辣白菜……让人垂涎欲滴,白花花的米饭冒着香气,柔长的面条在开水锅里游龙似的翻滚。有人毫不含糊地打了大鱼大肉就走,有的人却在大鱼大肉跟前徘徊了很久,最后还是咽了口唾液,转而打了一份素菜,有的人直接去打米饭,有的人却在排队耐心等待锅里正在煮着的面条。
为什么在同一个餐厅里,不同的人在吃饭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呢?经济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一门学问,吃饭是人生存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在做人过程中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在吃饭的行为过程中,蕴涵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下面我们将其中的一些概念一一叙来。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经济学上的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我们常常根据自己需求目标的不同,来确定一顿饭到底应该花费多少成本,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一般情况下的原则是经济实惠,吃饱吃好。但是如果身处困境,到了连生活都维持不了的地步,就会降低成本,填饱肚子则成了首选。虽然人总不能天天吃窝头,就咸菜,时间久了也需要改善改善,但是也要考虑目前的经济状况,反复权衡打一次牙祭所增加的成本支出对以后的生活会造成什么影响。
过年过节,红白喜事,为了增加气氛,总得热闹一下。但不同的人操办的程度却各有不同,也是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问题。有钱人图的是舒畅、热闹、摆阔,更有礼金的回收,而一般的人则是小打小闹,非常贫困的人家过年甚至连肉都不买,白面白馍也成了一种奢侈的口福。
来了朋友免不了要招待一番,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值与不值,关系非常,自然重视有加,而关系一般者则管一顿便饭心里都有点不畅,凭什么啊!给朋友管饭,除了权衡值与不值外,面子的收益也很重要,饭店要选什么样的档次,要什么菜,上什么酒,都要用心斟酌一番,尽可能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品位,当然打肿脸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也有例外者,因别有用心,比如借钱、赖账不想还等,故意在朋友面前哭穷,其实也是成本与收益在作怪。
请人帮忙、办事吃饭,功利性更加明显,花费多少成本,要获得多少收益,完全就像做买卖一样要算一笔账。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其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强弱,官职和权力的大小,能帮多大的忙,能办多大的事情,这一切因素都将和这顿饭的档次和标准挂起钩来。如果请的是特殊的人物,要办特殊的事情,则还要在吃饭之余发挥吃饭的副产品的作用,比如趁对方酒足饭饱醉醺醺的时候塞一个红包,或者趁势拉去洗个脚,做个按摩,销魂一番。
其次,吃饭不仅考虑成本与收益,还要考虑效用。效用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一个人消费某种具体的物品时得到的满足程度。比如对一个喜欢吃肉的人来说,在他最饥饿的时候,一盘肉对他的效用(即满足程度)是很大的,可是对于一个不吃肉的人来说,效用则可能是零,甚至为负(如恶心呕吐等)。效用没有客观的具体的标准,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由于偏好不同,同一种物品所带来的效

从吃饭的“经济学”看做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