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龙象之争,谁将胜出?
过去30年,全球经济最重大的事件是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崛起。1978?2008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自1991年以来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自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年均经济增长在8%左右,目前已成为第十大经济体。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引人注目的新兴国家,中印经济发展的相互竞争谁将最终胜出?
目前,在各种经济数据对比中,印度全面落后于中国。而就增长前景而言,多数观点看好中国。美国《纽约时报》全面比较了中印两国经济增长潜力,认为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印度已是个输家。那么,在龙象之争中,我、基础设施发展程度等表面差异之外,中国最大优势在于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19世纪末到20世纪,发达的迅速提高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研究表明,美国1929?1982年增长余值的28%可以由美国工人教育年限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所解释;1910?1940年,美国中等学校的注册率和毕业率显著增加;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中等教育领先英法30?40年;“二战”初期,美国18岁青年一半以上是高中毕业生;20世纪多数时间里,欧洲主要国家的中学入学率都显著低于美国。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教育发展重新步入正轨,取得巨大进步。2008年,%,%;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608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021万人,均为1998年的6倍。2012年,%,印度仅为74%;,。
那么,是什么因素使得这些能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当然,教育发展是很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但政府参与所起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
就美国而言,由于其联邦政府架构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政府财政权力较大,因此,20世纪美的迅速提高主要是地方政府推动的结果,而日、韩等东亚国家的教育发展则主要是中央政府推动的结果。日本政府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奉行“教育立国”的战略,战后经费投入逐年上升,1960年,%, 1980年,%。
我国一跃成为教育发展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政府强有力推动的结果。进入21世纪,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在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
中印龙象之争,谁将胜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