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致远星
在遥远的未来,
科学家们编下了科技战争星年谱……资料如下:
2160-2200:早期冲突
这一时期的人类历史充斥着太阳系中各大政府和派别之间的一系列血腥冲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冲突包括:木卫战役(JovianMoonsCampaign)、雨林争霸(TheRainForestWars)和一系列的火星遭遇战。
随着地球上人口过剩和政局动荡的愈演愈烈,许多新的政治运动兴起了。这一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政治异端运动是“科思洛维克”(“Koslovics”)和“福里登”(“Frieden”)运动。“科思洛维克”是指新共产主义者的强权领袖福拉德米亚·科思洛夫(VladimirKoslov)的拥护者,他们致力于回到共产主义的光荣岁月,要消灭公司和资本家的流毒,特别是要肃清近地轨道和地外殖民地。
“福里登”运动是法西斯主义的复兴,该运动起源于反“科思洛维克”情绪,扎根木星殖民地为据点(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统一德意志共和国企业的支持,这些企业常常成为科思洛维克“工人起义”的对象)。“福里登”的字面意思是“和平”——这就是说,他们相信只有消灭了“人类的暴君”(oppressorsonTerraFirma),才可能达成和平。
2160三月-六月:木卫战役开始
木星分裂主义者袭击了位于木卫一爱莪(Io)的联合国殖民地总署(UnitedNationsColonialAdvisors),导致了地球军与木星“福里登”部队之间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激战。虽然这并非我们太阳系中的第一起武装冲突,但此役成了最为血腥的战斗之一,也被普遍认为是引发接下来的摩擦和军国主义大潮的导火索。
木卫战役也升级了地球各国政府间的紧张关系——许多国家在太阳系中都建立了殖民地,开始为各自在地外的利益而开战。殖民地战争的持续,使得地球上的紧张关系一触即发,引发了地球本土的数起武装冲突。
2162:雨林争霸
武装冲突横扫南美大陆,科思洛维克、福里登和联合国军之间因为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开战。而这又加剧了地外冲突。
2163十二月:在火星的战斗
地球三股主要派别将雨林争霸中燃起的战火烧到了火星上。一系列在火星ArgyrePlanitia附近对科思洛维克军的闪电战,是第一次非地军队的部署。战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作为结果,后来的军事指导战略,惯用大编制的地面部队突袭配合舰船登陆行动。
2164:星际大战
联合国军开始形成大规模集结的格局,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星际大战。继火星的军队部署告捷后,大规模的征兵行动和宣传策略极大地鼓舞了UNSC(mand,联合国太空司令部)军队的士气。联合国军挫败了地球上的科思洛维克和福里登军队,接着开始系统地专注于驱逐其在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上建立起来的残存势力。在这些局部战争后,福里登和科思洛维克军队被庞大、统一而强大的联合国军悉数剿灭。
2170:膨胀
2160年代的战乱促使人们建立了统一的地球政府。现在,胜利者必须处理不太引人注目却同样严重的威胁:人口过剩和无仗可打的庞大军队。
战后的岁月里,大量人口急剧膨胀;雨林争霸遗留的资源破坏和饥荒更是雪上加霜,世界经济岌岌可危。
2291:超越光速
一支由研究人员、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组成的团队正在秘密研发“肖恩·藤川”超光速引擎(Shaw-FujikawaTranslig
光环致远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