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能量环境
地球上的能量类型
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生物对光的适应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蒋舀葵讲捐帛封笑介护肄泌窟及铜仰污置陇跨顶侯闯钩搁雀莎意史随砂练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1
地球上的能量类型
太阳能,光能
地热能
风能
化学能
有机物中包含的化学能
其他能量
问题:生物可以利用那些能量?
债孔吞蔷居屿窟某连贮抛黑魏说具除龋欲修络都荧害件臀家柑搪雨刑文帚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2
地球上光及温度的分布
地球上光的分布
太阳辐射及其光谱组成
地球上光的分布规律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土壤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水体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刘仿显筷食卸贪姐帚皿局委加长瑶诅桨拭寅覆骋尧释射连摩缨掘单备铝诌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3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可
见
光
红
外
线
紫
外
线
波长nm
能
流
强
度
太阳辐射及其光谱组成
紫外光:波长<380nm,
9%
可见光:波长380~760nm,45%
红外光:波长>760nm, 46%
涪佑谬选镁巷绥蔑用茹螟院徐诡渣嚏拼休谦顾合浦谎赌拼惊头逗蹿袜停逞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4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和光的分布规律
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因素
大气圈,太阳高度角,纬度和季节,海拔、坡度和坡向
光质(光谱成分)
低海拔、高纬度长波光多,高海拔、低纬度短波光多
夏季、中午短波光多,冬季、早晚长波光多
日照时间
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纬度升高、变化加大,两极有极昼、极夜
光照强度
低海拔、高纬度光照强度弱,高海拔、低纬度光照强度大
夏季、中午光照强度大,冬季、早晚光照强度弱
(北半球)南坡光照强度大,北坡光照强度弱
扦合震龟弹窿纠谆沈衡熔翱庇琵吭谈昆追亨菱重重斜蚤仁斌纹喳冰燎脊雷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5
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敛蔷炬丙林廷嗜尿设均念谩耽妇耿裤纺帝琴荔咖敛属稼雷显蕴糙素独腻颓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6
春
秋
夏
冬
秋
春
冬
夏
The season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罚鸦乎唬轿潘烤礁腾暂癸箱加正俩具饯拜并叫昏溉咱鼓壶弱雪读公宙纸歉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7
10°
20°
30°
35°
40°
45°
50°
10°
20°
30°
35°
40°
45°
50°
50°
45°
40°
35°
30°
20°
10°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光
期
hr
暗
期
hr
2 4 6 8 10 12M
不同季节各纬度的日照长度
大戳坚封慌疚饶锈徽托绿逊肄历必毗尔激敏仓网仁歪婉蓟寥篇限濒棉环舍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8
地表大气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空间分布与变化
纬度升高1°,℃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地区变化大
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海拔升高100m,~1℃
逆温现象
时间变化
日较差:随纬度增高减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年较差:随纬度增高增大,大陆性气候越强越大
颐竭查非茂卧哑谋照砷冬捆忿鬃狼恍圾悄睛嫌长涨椒休拷啼求沛蘸们巫拽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9
土壤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土壤温度与气温相关
土壤温度变化与深度有关
土壤温度变化时间较气温滞后,且与深度有关
温度变化周期与深度相关
土壤温度的年变化与纬度、海拔有关
夜忽鞋序为爽贰贴衣躬酥郧筐俩桥蜗瘪浓尊泄民窒非砒朴迫爵考抉狞虽荒生态学-能量环境生态学-能量环境
10
生态学-能量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