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思考
王 宋新从 陈立
(武汉市新洲区林业局 430400)
[ 摘要 ] ,就如
何加强湿地恢复工程进行了阐述, 对湿地恢复建设工程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设方案, 旨在更进
一步建设好涨渡湖湿地保护区.
[ 关键词 ]涨渡湖 湿地 保护区 恢复 工程
涨渡湖湿地, 作为我国第一个通过确定江湖连通机制来开展湿地保护的湖泊, 是长江中
游北岸的重要湿地, 是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鱼类和侯鸟的重要栖息地和
淡水物种资源库。 2002 年 12 月涨渡湖湿地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选为 WWF — HSBC 长江示范
项目第一个示范点,开始了保护涨渡湖湿地的工作。 2003 年 9 月 30 日,新洲区政府与世界
自然基金会签订涨渡湖湿地保护示范项目协议。 2004 年 7 月 28 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正式发
文批准建立市级“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2007 年 8 月,国家林业局将涨渡湖湿地
保护与恢复项目工程建设纳入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2005— 2010 年)纲要》之
中。
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项目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境内,北靠大别山余脉、东西承接举水、倒水,南临长江,至
武汉市区 57 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径 114°52′— 114°34′,北纬 30° 45′— 30°32′。
项目区内现有阳逻街、双柳街、龙王咀农场、涨渡湖渔场、涨渡湖林场等 5 个街镇场、有
30 个行政村、 189 个村民小组、 5643 户、 19160 人、保护区内总面积为 13389 公顷 ,其中耕
地 3722 公顷、水面 6236 公顷、林地 661 公顷、建设用地 1382 公顷、园地 228 公顷、未利
用地 1158 公顷。
(二)自然状况
1、地形地貌
涨渡湖西为低山丘陵,南临长江,东北均为平原湖区。自然保护区内有河流、湖泊等天
然湿地约 9000 公顷,有人工湿地约 2000 公顷。
2、 气象状况
涨渡湖自然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
雨热同期。 春季天气多变, 常有连阴雨和冻害; 春末夏初, 偶见风、 雹灾害。 夏季高温多雨,
初夏属梅雨季节,雨期长短不一。秋季日温差增大,有时晴天过多,有时秋雨连绵。冬季气
温最低,常有大风、寒潮和冰冻。保护区年日照时数为 1,,年平均水温为 ℃,年
平均气温为 ℃,年平均降水量为 1, ,年平均蒸发量为 1,,年平均相对
湿度为 %。
3、水质状况
涨渡湖区水质优良,达国家二级标准,无任何工业污染。
(三)资源状况
1、野生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分布有浮游动物 28 种,底栖动物 52 种,野生鱼类约有 52 种,两栖类 10 种,
爬行纲 16 种,鸟类 142 种 ,哺乳动物 20 种。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 9 种,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 种,即白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8 种,其中两栖类 1 种(虎纹蛙) ,鸟
类 5 种(小鸦鹃、红脚隼、红隼、普通鵟、
关于武汉市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工程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