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工资薪金与职工薪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职工薪酬是一个归属于财务会计范畴的概念,而工资薪金是一个归属于税收范畴的概念。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九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与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与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因此,在对工资薪金进行筹划前,应清晰辨明职工薪酬与工资薪金的差异:职工薪金中的“职工”范围比较宽泛,而税法中工资薪金的“员工”相对范围较窄,其中兼职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临时人员,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在税法中不能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的对象看待。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2007年12月29日第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作了修改,将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费用从每人每月的1600元提高到2000元。目前,我国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表
级数
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以每月收入额减去费用扣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费用扣除标准包括政府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五险一金、个税扣除基数等)。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案例分析
李某当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94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1000元,个人所得税扣除基数为2000元。李某当月应纳税额为多少元?
李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400—1000—2000=6400(元)
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速算扣除数)=905(元)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在会计实务中,免税所得和税前扣除项目同工资薪金一同计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必须明确各个项目的含义并作相应的调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其中,年终加薪、劳动分红不分种类和取得情况一律按工资薪金所得课税。津贴、补贴则有例外。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劵。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个人所得税的筹划思路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即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因此,想要降低税负,就要运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的税率。第二,利用不同身份纳税人不同纳税义务的规定。根据国际通行的住所标准和时间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第三,利用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边际税率筹划发
我国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的是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可以看出,收入越高,使用的税率越高,税收负担也越重。在每一级的边缘地带,收入可能只相差1元,但是所承担的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就会相差很大。在遵循税法规定的前提下,纳税人应当平衡各月收入,尽量使每月工资接近或降到允许扣除额以下适用抵挡税率,减轻税负。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边际税率筹划发
案例分析
A企业为季节性生产企业,该企
企业收益分配的税务筹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