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郊记忆公园解析锐理中国房地产研究院8848城市经济研究院西南分院联合出品2014年12月22日项目概况:东郊记忆,原名“东区音乐公园”,位于东二环建设路商圈,由成都忆,位于成都市东二环外侧建设南支路1号,由成都传媒集团投资近20亿元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2011年9月29日盛大开园。原名为“成都东区音乐公园”,2012年11月改为东郊记忆。发展背景:产业发展政策引领,城市改造提供空间2009年,我市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全市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布了《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2)》,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全力建设“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和“成都东村即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等多个市区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为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都市确定利用东郊老工业区中的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音乐产业基地。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东郊记忆属于成都东村的创意视听潮流区启示借鉴:城市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超前思维,为“东郊记忆”(东区音乐公园)脱胎于传统老工业区,改造成为国内首个音乐主题街区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项目规模:总占地面积约368亩,分两期开发东郊记忆总占地面积368亩,其中:一期占地205亩,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在原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新型文化园区,由记忆载体、产业基地、展演聚落及特色街区四大版块构成;(含开发用地51亩、公建设施用地43亩,,用于开发住宅项目)。项目数值比例总用地面积145333m2100%%%%%%㎡地上建筑物面积136001㎡其中:高层住宅125801㎡商业10200㎡地下车库46935㎡:从原来的音乐产业园和音乐文化体验园调整为“一基地、多名片”、融合多元文化艺术形态的园区和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一基地”:即音乐产业基地,深化与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战略合作,联手打造“中国数字音乐科技孵化园”“多名片”:园区要力争成为融合多元文化艺术的复合文化平台,既是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样板,又是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典范业态规划:园区以商务办公、演艺和展览、音乐培训为产业发展支撑,辅以文化餐饮、设计酒店等商业配套,打造集商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形态商业街区商务办公移动无线数字音乐基地——成都东区产业引擎数字音乐企业总部基地:依托中移动强大的产业龙头引力,将有200余家的无线音乐内容服务商和渠道合作商的总部、区域总部及其数字音乐研发市场部门汇聚成都东区,使这里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数字音乐企业集聚区演艺与展览成都东区演播中心,2500平方米,可容纳1200个座位以上,将成为东区重要的演出、展览发布场所成都舞台——国内唯一的户外大众音乐展演场地小剧场文化基地——国内小剧场院线的模板式基地音乐培训星工场多媒体娱乐空间,向大众提供音乐艺术培训、KTV欢唱、演艺表演等多形态服务,打造娱乐、培训、选秀、造星于一体的立体化平台音乐主题零售明星街、音乐大市集——明星衍生品的汇集区,歌迷与艺人的互动空间天籁街——顶级音响媒介体验消费区酒吧娱乐在工业旧厂房集中区域,引进影院及各式音乐酒吧,打造成都娱乐新地标文化餐饮以音乐为主题,汇集国内知名餐饮企业,为东区量身打造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聚会聚餐场所设计酒店为园区的游客、商务办公人群提供的配套服务,是酒店、艺术、音乐的完美集合东郊记忆经过业态调整,目前,休闲业态(电影院、KTV、水吧、游戏室、创意小店等)约占50%,办公20%(无线音乐基地),艺术创意25%(工作室、画室展览),酒店住宿约5%。其中与音乐相关的约为30~35%。分区布局:主要分为十个业态聚集区音乐公园根据业态性质,主要分为十个业态聚集区:星工厂酒吧工场天籁街汉易间雅酒店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明星街演艺中心成都舞台文化餐饮东区招待所汉易间雅酒店天籁街酒吧工场星工厂东区招待所演艺中心成都舞台文化餐饮明星街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二期其主街较宽,动线设计明朗,大店铺约250-300㎡,小店铺约36-60㎡东郊记忆主街宽25-30m,背街宽5-6m维持了工厂原有的尺
成都东郊记忆公园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