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一现状基础与发展环境 3
(一)发展现状 3
(二)发展环境 8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主要目标 12
三优化空间布局 11
(一)总体布局 17
(二)重点建设平台 18
四提升发展主导优势产业 26
(一)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主导产业 26
(二)加快发展通用航空和智能制造装备特色产业 30
(三)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 35
五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38
(一)建设公共技术平台 38
(二)完善创业创新服务 39
(三)集聚创业创新人才 41
(四)强化科技金融支撑 42
六推进重大项目招商 44
(一)重点招商对象 44
(二)准入标准 46
(三)招商途径 47
七深化宜业宜居宜游建设 50
(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50
(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52
(三)加强优美人居环境建设 53
(四)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54
(五)加快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 55
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6
(一)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56
(二)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57
(三)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利用 59
九保障措施 61
(一)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61
(二)谋划推进“三个重大” 61
(三)提高政府服务效率 63
(四)建立完善扶持政策 64
(五)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65
(六)落实规划实施机制 66
附表: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附图:
1、集聚区总体布局图
2、重点规划区布局图
3、核心区布局图
4、“十三五”重点建设平台布局图
前言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是浙江省“十二五”时期重点布局发展的产业集聚区之一,是绍兴市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大平台。自成立以来,集聚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绍兴市委市政府战略要求,聚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现代服务业,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和科研院所,稳步推进提升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已经成为绍兴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示范区的主平台。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加快实施,以及全省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七大万亿产业,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将迎来跨越发展战略机遇期。立足集聚区实际,全面贯彻绍兴市“十三五”发展战略和“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集聚区发展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对集聚区“十三五”时期强化省级战略大平台地位,建设现代医药科技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宜业宜居宜游新城,更好地嵌入国家和全省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系根据省产业集聚区办《关于开展省级产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是指导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本次规划范围为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重点规划区82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部分指标展望到2030年。
一现状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地处绍兴市环杭州湾滨海地区,规划控制区涵盖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柯桥滨海工业园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绍兴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集聚区已经成为绍兴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现代产业示范区的主平台。2015年,集聚区实现GDP624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2594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99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财政总收入75亿元,%。
其中,本次规划涉及范围为集聚区重点规划区(以下简称“集聚区”),该重点规划区位于集聚区中部,以规划新的发展空间和产业功能区为主,面积82平方公里,是“十二五”期间发展情况如下:
1、总量规模快速提升
自2010年启动建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集聚区按照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主阵地的要求,重点引进和培育以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企业进区,开发建设势头良好。2011年~2015年在全省集聚区综合考评中相继被评为考核优秀单位、良好单位和
“招商引资”单项奖。2015年,,,,,,201
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