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类型:
院系: 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余学祥
2013年月日
目录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要求 4
三、实验仪器、软件和执行规范 4
四、实习地点、时间及组织形式 5
五、实验原理 5
六、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 6
七、 GPS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准备过程 6
1、GPS网布设 6
2、GPS点位选择及网的布设原则 7
3、GPS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7
4、GPS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8
5、观测准备过程 10
八、实习内容 11
九、实习步骤 11
(一)四等水准测量 11
(二)GPS静态观测及观测数据处理 14
十、实差报告 21
1、控制网概况 21
2、闭合差统计报告 21
3、水准网网形图 22
4、起算点数据表 23
5、高差观测成果表 23
6、高程平差结果表 24
7、控制点高程表 25
(二)GPS网处理报告 26
1、项目属性 26
2、GPS网图 27
3、观测数据图及数据列表图 27
4、基线简表 28
5、同步环 30
6、WGS-84三维无约束平差 32
7、二维平差 34
8、高程拟合 36
9、三维约束平差坐标 36
10、平差总结 37
十一、实习心得 38
一、实习目的
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GPS定位原理与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
2、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及四等水准测量;
3、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和四等水准的处理过程;
4、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
5、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
6、掌握GPS网平差方法;
7、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8、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9、提高学生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指导老师既定的网型,使用GPS接收机对校区内开展GPS静态测量,包括外业的数据采集以及内业的数据处理和成果的分析与技术总结,得到一套覆盖校区内部的完整的控制点坐标数据资料,实现解算其他未知点坐标以及熟练使用并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目的,其精度满足D级国家地形测量的控制要求。
三、实验仪器、软件和执行规范
1、中海达GPS接收机四台;
2、计算机;
3、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
4、南方平差易2005软件;
5、脚架四个、水准仪一台;
6、水准尺一对、皮尺一个;
7、一对尺垫、卷尺;
8、要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四、实习地点、时间及组织形式
实习地点: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
实习时间:2013年6月3日—2013年6月9日
组织形式:
1、专业统一实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班分四个小组进行;
2、指导教师:余学祥;
3、实习小组由8-9人组成,设小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的实录整理等。组员要服从和全力支持组长的工作;
4、全部实习由指导教师统一指挥,小组长对教师负责,组员对小组长负责。
仪器领取及动员大会
Gps实习正式开始了,学院专门为我们进行了动员大会,各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实习内容及网形设计和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之后我们领取仪器并熟悉了仪器。
五、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
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利用水准尺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从已知的开始,测量位置点的高程的过程。
六、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
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图如图1示。
工具:中海达GPS接收机
结果:记录在接收机中的原始观测数据
工具:中海达GPS接收机
结果:记录在接收机中的原始观测数据
数据采集
工具:数据传输软件
结果:记录在接收机中的原始观测数据
工具:中海
GPS实习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