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如同 失去了道德一样,虽然可以暂时的生存,但是谈到发展,就很难实现了。如果说现代化是一幢摩天大厦,诚信便是它坚强的基石。有它支撑,大厦才会巍然屹立。一旦诚信缺失,人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社会就会丧失凝聚力,个人的梦、国家的梦都将遥不可及。做人要有诚信,做学术更要讲科研诚信。“立言先立德,立文先立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更应该以身作则,以自身言行为世人之轨范,成为社会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学术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高校师生,我们都在跟“学术”打交道。学术研究的基础是真实,生命在于诚信——因此,学术诚信应该是我们研究生同学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不得不说的是,近年来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人们口诛笔伐,仍然愈演愈烈,其中不乏很有威望教授学者。比如: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肖传国关于“反射弧”造假,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李连生学术造假,中国井冈山大学讲师李涛和钟华造假70篇SCI论文事件等等。这么多的事件不免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造假行为,我想这其中是跟我们的学术风气和学术监管上有关。就从我个人身边说吧,其实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学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就是简单地将别人的论文拼拼凑凑,根本就不想去做,因为他们知道抄过来的也可以通过校里或自己老师的审核,其实我们的老师在面对这样的论文时自己也很明白,是抄袭是学生自己做的有时是很容看出的,可是我们的一些老师是睁只眼闭只眼的,这也反过来进一步纵容了学生学术造假。另外,也就是我们学生自己,缺乏学术诚信,造成学生学术诚信的缺乏,我想跟我们大学里的学风有关,他们对这种学术抄袭变得很迟钝,因为平时的作业、考试对此似乎司空见惯了,日积月久难免对学生个人学术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个人认为学术诚信问题主要根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研究成
为一种潜藏名利诱惑的职业;二是社会给予研究人员的期望和压力过高,同时伴随着不正当竞争、同行压力、扭曲的评估系统等现象;三是缺乏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教育;四是对不正当行为的查证和制裁力度不够。我国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反映了学术界诚信意识和诚信机制的薄弱,而且折射出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和浮夸文化土壤。教育部的意见把握住了这些核心问题,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
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去加强学术诚信问题,分别是:重视学术规范教育,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整肃学术不端行为。当然,在学术诚信方面国家也给出了足够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座谈会”指
学术与诚信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