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中的气震音
气震音又称腹震音或气颤音,它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肌的自然控制,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则的波动所取得的音乐效果。
气震音是使发音产生美感的重要手段,它与弦乐器的揉弦效果和声乐演员歌唱时所产生的颤吟效果(指极微细的音高波动)具有同样的作用,是吹箫者必不可少的气息技术。
气震音经常在一些较缓慢舒展的节奏和悠长抒情的旋律中使用,它可使音乐得到一种自然、松弛及悠扬的歌唱性。它不仅和情感的抒发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使乐器的音质产生一种圆润、丰满的美感。练习气震音时,应首先避免故意地、大幅度地去颤动气流,更忌讳用胸式呼吸或用喉头结去抖动气流,使音乐产生一种非哭非笑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用腹式呼吸,使气流自然平和地呼出,取得舒展的美声效果。
张维良《箫吹奏法》:所谓气震音,就好像弦乐器上的揉弦一样。
气震音的训练,是先将气吸入腹内,然后在呼气时,使腹部肌肉有规律的微微颤动,就像发出笑声时腹部会产生微微颤动一样。加之喉部、唇部的配合,就可以使一个长音产生自然的波动。气震音的振幅可随音乐变化的需要,由漫到快或由快到慢。
赵越超《洞箫实用教程》:气震音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的,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后,靠小腹自然向里收缩,使腹肌和横膈膜自然的微微颤动,使口风有规律(即气流的急缓交替)的吹入箫内而奏出的微波起伏的音。在表现优美、恬静、抒情和开阔、广阔的乐段时使用。另一种是人工控制的气震音。是演奏者有意识地将腹部收缩或鼓起时,做弹性震动,使口风有规律(即气流的急缓交替)地吹入箫内,奏出呈波浪式的效果。这种气震音是在表现比较深沉、悲怨情感中运用。
气震音的练习,按上述方法在基本功天天练的长音中进行。要求气震音均匀、持久。检查气震音是否收到效果,可以在练习后,同基本功训练时的长音进行比较。
马迪高纯华《箫基础教程》:气震音一般在演奏长音时广泛使用。它是通过腹部富有弹性的均匀的在小范围内来回收放,是吹出的音产生“吟唱”的感觉,带有歌唱性。我们可以连续发出“啊啊啊……”的声音找一下感觉,然后可以在箫上练习。练习时先从慢开始,注意声音的均匀,在均匀的基础上逐步加快。演奏中低音时,气流放缓,口风相对放松;吹高音时,气流加急,风门要相对集中,小腹适当加一点力。在演奏长音时,一般先果断地吹出这个音,然后隐隐约约的从慢开始震动,逐渐加快,达到所需的要求。在演奏气震音时要注意,气不能随小腹的来回震动而提升,必须始终保持在腰的周围,同时气在送出的过程中要保持通畅,嘴角也要保持住一定的力度;气震音的速度以乐曲的速度而定,乐曲的速度快则快,慢则慢,另外还要根据乐曲的意境来定,通过不同速度的气震音,表达出不同的效果。但气震音的速度要适中,太快会使人感觉到仿佛在哭泣,太慢则会使乐曲停滞,僵化,因此,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把握好气震音的速度。
曲祥曲广义树篷《箫入门教材》:气震音,符号~~~~~~,以气流虚、实交替的方法所产生的音波,即气震音,用以模拟歌唱或弦乐揉弦般的音波,增强箫声的感染力。练习气震音,可分三步走。 1、气由实到虚。在音符的开头处,小腹鼓气,使气流实而
竹笛中的气震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