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论输赢,都是收获.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论输赢,都是收获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输赢乃兵家常事。该如何正确看待输棋赢棋?比赛,只为“输赢”吗?
记得孙云晓曾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北京某小学生考了第一名,可回了家竟然大哭,原来,他这个第一名是和班上另外一个同学“并列第一”。而他因为受不了别人和他一样优秀,无法咽下这口气,进而气鼓鼓。当初看到这个案例时,我感慨万分。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考第一,可如果孩子考了第一名,却是这样的心态,那他是多么危险啊!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尹建莉在其书中说到:“从教育的角度来讲,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竞争是挫折的重要来源之一。”
孩子长期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在学棋班里,有位小男生,非常聪明,几乎每次下棋都赢,但有一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子
“碰巧”赢了他,这男孩子竟然大哭起来,朝着妈妈大喊大叫,责怪妈妈。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如果不能摆正心态,即便是大师级,又有什么意义。这样的学棋,这样的竞争,岂不是会“伤”了孩子?
为了不让我的孩子溪溪过早地陷入“输赢”的纠缠中,我一再告诉她:“宝贝,比起输棋赢棋来,妈妈更看重的是:今天的你是不是比昨天的你有进步?比昨天进步了,即便你输了棋,也值得庆贺、高兴;但如果你今天比昨天退步了,即使你赢了棋,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我想告诉我的孩子:下棋比赛,表面上看是和别人比输赢,但实际上是比自己有没有能力“做更好的自己”!通过输赢,看看自己哪里做得不错,值得发扬;哪里做得不够需要改进,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又找到了改进的方法,这才是“比”的目的!
一旦孩子能够理解“比,是和自己比”“比,是让自己做得更好”的概念,孩子的心态就端正了。他头脑中的嫉妒心会最大限度地受到克制,而他的上进心会得到激励。有了这个心理素质,面对他人的成功,他能够真心为别人高兴,即便难免有一丝的嫉妒,也会在短时间内调整好心态;而面对自己的失败,更不会妄自菲薄,即便偶尔会怀疑自己,也会立即重整旗鼓,走向新生。
每个人的心智不同、际遇不同、环境不同、专长不同,人与人之间,说可比也可比,说不可比也不可比,而大多数时候,其实是不可比。真正可比的是:你有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孩子如果具备了这样的心理素质,无论他身处何方,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他的人生岂能不幸福?
摸子走子,落子不悔
学棋有助智商开发,自不必多言,我以为,最关键的还是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和训练。刚开始,溪溪输了棋,嘴一撅,不吭声,甚至还会把棋子胡乱一推,受不了这种挫折。或是下到中间感觉这步棋走臭了,便会和我讨价还价――“妈妈,让我悔一步棋吧。”刚开始我都会答应她,可现在,我发觉不能答应她了,我要让她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摸子走子,落子不悔。不仅下棋如此,生活中也如此,目的就是要让她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

不论输赢,都是收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