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斯德哥尔摩公约》
全球环境问题(二)
1
二十世纪30年代以来,人造合成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急剧增长。到目前为止,人类已人工合成了近1000多万种化合物。
化学品建构了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也造成广泛环境污染。
许多种合成有毒有机化学品和化工生产过程产生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产生潜在和远期的毒性影响已日益明显。
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唤起人类社会对持久性有毒化学品的广泛警觉的开始。
人工有机化学品与人类生命安全
2
60-70年代,在南极和北极都检测到了DDT、PCB等POPs。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充分证实此类污染物对人体及其他生物体具有潜在和深远的毒性危害。
在70和8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采取行动,禁止生产使用了DDT、六氯苯等有机氯农药及PCB等POPs,由于全球各国国情不同,POPs类物质仍然在全球许多地方生产、使用和排放。
目前的检测表明,POPs类物质已遍布于地球的每个角落以及野生动物和人体,其浓度达到惊人地步,日益严峻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乃至全球生态,POPs污染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人工有机化学品与人类生命安全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ANIC POLLUTANTS
4
POPs定义
POPs特性和危害
POPs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
POPs的科学问题
5
POPs 的定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anic Pollutants ,
是指具有以下特性的有机污染物:
环境持久性:在大气、水、土壤中半衰期较长,不易分解
高脂溶性: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浓缩并最终传递到人体
毒性: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具有毒性危害
半挥发性:可远距离传输,影响区域和全球环境
6
与POPs相关的概念
PTSs: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持久性有毒化学物质;
PBTs:Persistent umulative Toxic substances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物质;
PBTs和PTSs概念更广泛,包括重金属或金属有机物质。
POPs属于PBTs和PTSs所定义的物质中的一类,除具有上述概念所界定的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等特征外,还特别具有半挥发性而可远距离迁移特性。
7
PBTs
持久性 Persistence
生物累积性 umulation
毒性 Toxicity
POP
持久性
生物累积性
毒性
易于长距离大气输送和沉降
在释放源和远离源的地区都可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8
POPs的特性
9
持久性(Persistent)
水中的半衰期> 2个月
土壤中的半衰期> 6个月
沉积物中的半衰期> 6个月;
该化学品具有其它高度持久性
10
第四讲 全球环境问题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